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ZH021)

作品数:35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方环海沈玲陈秀玉黄莉萍郑通涛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文研究》《国际汉语学报》《语言研究》《龙岩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汉语西方汉学汉学语言注音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礼逊《华英字典》所记录注音系统及其英语化特征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21年第4期94-100,共7页王仲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
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的著作《华英字典》和他在该字典中所设计并使用的汉字注音系统,在西方汉学家用罗马字母注音汉字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马礼逊注音系统因其语言背景具有显著的"英语化"的特点。以同化理论为指导,并从汉...
关键词:罗伯特·马礼逊 《华英字典》 注音系统 汉学 汉语教学 
翟理斯的汉语注音特点及其相关问题——以《汉语无师自通》和《华英字典》为中心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59-67,共9页李长浩 方环海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15BYY052);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
翟理斯的汉语注音系统主要表现在《汉语无师自通》与《华英字典》两部汉学作品中,从《汉语无师自通》到《华英字典》体现了翟理斯注音系统自身的历时变化情况;而《华英字典》注音系统又是对威妥玛注音系统的改进。通过不同注音系统之间...
关键词:翟理斯 汉语注音系统 《汉语无师自通》 《华英字典》 
16~19世纪西方汉学中汉语舌根鼻音[■]研究述论
《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第1期128-140,共13页李长浩 方环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15BYY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的阶段性成果。
立足于西方汉学视角,文章从历时和共时角度考察16至19世纪来华西方汉学家对汉语舌根鼻音[■]的认识。通过比较分析,揭示诸人认识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结果发现汉学家对汉语舌根鼻音的描写与认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自身发展变化情况,...
关键词:西方汉学 汉语 舌根鼻音 
《边画译》前言译介
《国际汉语学报》2019年第1期197-219,共23页约瑟夫·哈盖尔 胡雨田(译) 方环海(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15BYY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介绍了哈盖尔的著作《边画译》。19世纪西方汉学研究进入了专业汉学阶段,在这个时期,欧洲本土学者对汉语和汉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哈盖尔也是其中之一。他于1801年发表的《边画译》是一本专门研究汉字的学术专著,该书分为两个部分,...
关键词:西方汉学 《边画译》 汉字 
印尼语中词语重叠的语义认知研究被引量:1
《外文研究》2019年第2期21-30,105,共11页王世圆 方环海 林善雯 
国家海洋局项目“中国-东盟海洋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202039930227611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15BYY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
重叠作为一种构词方式及语法手段在印尼语中非常丰富,不但在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在副词、数词、代词、连词中也有所体现,因而成为印尼语习得的难点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出发,运用数量象似性、意象图式与凸显...
关键词:印尼语 重叠 语义认知 数量象似性 意象图式 
翟理斯汉语口语教材述论——以《汉语无师自通》(1872)为中心被引量:1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16-122,共7页李长浩 方环海 
国家社科基金(15BYY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YJAZH021)
以英国汉学家翟理斯1872年出版的汉语口语教材《汉语无师自通》(1)为中心,通过对该教材语音、口语教学和日常句式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在翟理斯汉语教材中的重要性。同时,将其与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进行比较,发现该教材具有标音体系...
关键词:翟理斯 《汉语无师自通》 国际汉语教学 
翟理斯对汉语语音特征认识的比较研究
《国际汉语学报》2018年第2期156-184,共29页李长浩 方环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15BYY05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19世纪英国汉学家翟理斯为中心,分析了其在《汉语无师自通》《字学举隅》《华英字典》著作中对汉语语音特征的认识,并与同时期及19世纪以前的汉学家进行对比,既考察了翟理斯汉语注音系统自身的发展变化,又与其他汉学家作了历时和...
关键词:翟理斯 汉语语音特征 比较研究 
汉语方言的发音特征——《厦英大辞典》引言
《国际汉语学报》2018年第2期67-79,共13页杜嘉德 杜霞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15BYY052)的阶段性成果
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是苏格兰长老会来华的传教士,他在1873年出版了一部《厦英大辞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记录当时的厦门话。在《厦英大辞典》的引言中,杜嘉德详细描...
关键词:杜嘉德 《厦英大辞典》 厦门话 闽南方言 
高本汉对汉语语法特征的认识
《国际汉语》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方环海 闻雨轩 宋旭东 钟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15BYY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的阶段性成果
高本汉对汉语语法的类型特征颇多关注,其著作《汉语的本质与历史》分别涉及汉语的很多方面,其中语法部分所占内容最多。作为西方的一位知名汉学家,该书是高本汉写给欧洲大学生学习汉语的入门级教科书,站在欧洲人的他域视角,论述了汉语...
关键词:高本汉 汉学 汉语 习得 语法特征 
《唐话纂要》中“话”的性质及其韵律结构分析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方环海 黄莉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15BYY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19世纪欧洲汉学视野中的汉语类型特征研究"(13YJAZH021)的阶段性成果
冈岛冠山编纂的《唐话纂要》是江户时代汉语教材的典范,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治初期。对我们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冈岛冠山在《唐话纂要》中进行了汉语本体特征的教学转换,这对于汉语二语教学单位"话"的切分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唐话纂要》 冈岛冠山 语言教学单位 认知 韵律 话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