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18B07)

作品数:18被引量:18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克平孙剑王殿海郭伟伟曲昭伟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交通安全交叉口交通冲突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种改进的混合交通交叉口安全仿真评价方法被引量:11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32-37,共6页孙剑 赵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610041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18B07)
为解决经典冲突分析模型SSAM中最小碰撞时间方法在冲突仿真中的不足,根据混合交通中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运行特征并基于交通冲突理论,提出在交通仿真模型中易于实现的冲突时刻差法,即通过测量任意2股车流经过潜在冲突点的时间,计...
关键词:交叉口 混合交通 安全评价 交通冲突 微观仿真 
两相位交叉路口最小信号周期时长被引量:1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第2期338-342,共5页马东方 王殿海 陈永恒 郭伟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8100;7097105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J18B07);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基本科研业务项目(200903214)
为从交通效率的角度出发寻求两相位等权交叉口最小信号周期时长,以概率论和排队论为基础,引入饱和释放损失时间,对经典的车队法模型进行改进,给出了车均延误模型。通过对比信号设置前后交叉口车均延误大小,取延误较小者为最优控制方式,...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 最小信号周期时长 车队法 延误 临界交通流量 
行人违章过街行为心理成因分析及预测被引量:25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20-25,共6页杨燕 孙剑 李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77813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18B07)
为深入了解行人在交叉口违章过街行为,调查影响行人在长周期信号控制交叉口违章过街的心理成因,采用计划行为理论(TPB)制作了行人违章过街心理行为问卷。利用此问卷,对上海居民进行过街违章心理研究,得到250个覆盖各年龄层的有效样本。...
关键词:行人 计划行为理论(TPB) 自述违章过街频率 行为意向 隐瞒违章 判别分析 
城市道路交叉口机非冲突概率研究被引量:3
《交通标准化》2011年第5期75-78,共4页周娇 陈学武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交叉口功能提升与设计关键技术(2006BAJ18B07)
交叉口机非冲突主要由交叉口内非机动车的数目决定,当交叉口内部非机动车数目小于该阈值时,可以认为无机非冲突发生;当交叉口内部非机动车数目大于该阈值时,机非冲突概率就会急剧增加。
关键词:交叉口机非冲突 城市道路交叉口 非机动车关键数目 
交通冲突判别模型被引量:26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第1期35-40,共6页郭伟伟 曲昭伟 王殿海 
'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AA11Z2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J18B07)
为了提高交通冲突判别的精度,综合运用交通冲突理论、相对运动理论和费歇判别原理,建立了以速度、距离和角度等变量为核心的综合交通冲突判别模型。将交通冲突判别划分为交通冲突发生判别和交通冲突严重程度判别两个阶段。对交通冲突进...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交通冲突判别 向量几何原理 临界冲突区域 费歇判别原理 
适应长春-吉林高速铁路建设的公路诱增客流量预测方法被引量:1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第6期1518-1522,共5页王京 王殿海 曲昭伟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J18B07);'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BC705505);吉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
分析了长春-吉林高速铁路的修建对吉林省区域公路旅客运输方式的影响,通过分析相关数据,确定了长春-吉林高速铁路公路诱增客流量的变化规律,并采用适当的计算模型预测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影响区域范围内的公路诱增客流量。研究结果不仅能...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公路运输 高速铁路 诱增客流量 
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综述被引量:1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第1期180-183,共4页廖明军 李克平 王凯英 孟宪强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批准号:2006BAJ18B07);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批准kgn:2007122)资助
简述了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意义、分类、发展现状,介绍了行人交通流的交通特性;以行人微观仿真开发流程为纲,阐述行人运动行为的研究内容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因计算理论和建模技术等各种条件制约下其尚存在的不足或研究空白之处...
关键词:行人交通 微观仿真 行人行为 
基于关键冲突车流的交叉口饱和度计算及应用被引量:6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倪颖 李克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批准号:2006BAJ18B07)
提出基于关键冲突车流的交叉口饱和度(CCF饱和度)计算方法,可得出最佳配时条件下的整个交叉口(信号控制或非信号控制)的饱和度.该方法可用于信号控制设计前的交叉口渠化方案优化,同时适用于中观层面交叉口评价,可迅速识别区域关键交叉口...
关键词:饱和度 冲突点(区域) 关键冲突车流 渠化方案 
基于摄影测量原理的道路交叉口机非冲突区域界定被引量:3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沈家军 王炜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70550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18B07)
为了界定城市道路交叉口混合交通流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简称机非冲突)区域,应用摄影测量原理建立非机动车实际坐标与图像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视频采集和人工调查的方法,选定4个已知标定点,获得其实际坐标和对应的图像坐标,从而...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 混合交通 机非冲突区域 摄影测量 
主支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被引量:10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759-763,共5页王殿海 马东方 陈永恒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J18B07);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705505);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11Z209)
为寻求主支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依据,以可插车间隙理论和排队论为基础,用概率分析法证明了将多股主路车流看作一股车流的可行性,建立了主支路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模型.从交通效率的角度出发,对比交叉口信号设置前后的平均延误时间,...
关键词:主支路 信号设置依据 延误 临界流量 临界间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