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1109-10)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玉玲哈建军王惠英更多>>
相关机构:河西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保山学院学报》《小说评论》《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河西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抗争小说乡土作家纪实小说解码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回归与抗争——论当代西北乡土作家的乡村诗意构建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76-78,共3页孙玉玲 
2011年度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项目"河西当代文学研究"(编号1109-10)成果
1990年代以来,随着以城市化和商业化为表征的现代文明对西部乡村生态的整体性冲击,西北乡村及农民原有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西北乡土作家们对其自在自足生活状态进行了诗意的想象与构建,这既是他们用"精神返乡"的方式...
关键词:当代西北乡土作家 诗意构建 回归 抗争 
追问与思索——论当代西北乡土作家的苦难叙述
《保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47-49,共3页孙玉玲 
2011年度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项目"河西当代文学研究"(1109-10)
1990年代以来,随着以城市化和商业化为表征的现代文明对西部乡村生态的整体性冲击,乡村及其中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西北乡土作家们通过对这片特殊地域里的生存苦难和日渐深入的现代化所引起的精神苦难的叙述,表达了对西部乡村现...
关键词:当代西北乡土作家 焦虑 追问 
盲目与理性——当代西北乡土小说中叛逆型农民形象分析
《河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42-45,74,共5页孙玉玲 
2011年度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项目"河西当代文学研究"(1109-10)
当代西北乡土作家笔下塑造了一批不安于现状、试图打破乡村常态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一代叛逆农民形象。由于现代生活的城市化、商业化主潮以及东西部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减弱了他们在当代社会中的主体认同感,又因为没有可供借鉴的...
关键词:当代西北乡土小说 叛逆型农民形象 盲目 理性 
回眸河西走廊60年新诗创作
《社科纵横》2013年第2期130-133,共4页保继霭 
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河西当代文学研究"(编号:1109-10)的成果之一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河西诗人团队已数目可观、诗作质量愈趋上乘、创作气势日渐看好。促成河西诗歌创作走向丰硕的因素,除了河西走廊是一块文化富矿,还有三点尤为重要:一是差距感,二是自由精神,三是平台支撑。虽说其间也暴露了河西诗歌...
关键词:河西走廊 新诗创作 地域文化 动力 平台 
论杨显惠“纪实”系列小说中的两种“人性解码”被引量:3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12期17-19,共3页哈建军 
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河西当代文学研究"(编号:1109-10)的成果之一
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夹边沟记事》《甘南纪事》都是以"纪实"为主的系列小说,都采用了与"当事人""访谈"的结构形式,对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人生不幸及其原因进行了揭示,进而对"人性之恶"的浮现和"人生抗争力"的消退进行了审视,从而...
关键词:纪实小说 人性之恶 人生抗争 主人 权力 
王登学丝路之歌评述
《丝绸之路》2012年第16期76-77,共2页哈建军 
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河西当代文学研究”(编号:1109-10)成果之一
王登学的诗歌主要以甘肃省民乐县为地域中心,展示了河西走廊朴实而简约的民风民俗和悠长而绵密的丝路情怀。他的诗歌探索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在河西父老身上的现代表征,并以丝路人的缜密和矜持表现了河西人民的现代生活情态与感念。
关键词:王学登 现代诗歌 丝路情怀 
从小说《白虎关》和《凿空》看西部农民的荒原体验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41-43,共3页孙玉玲 
2011年度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项目"河西当代文学研究"(1109-10)
西部小说《白虎关》和《凿空》描写了在中国社会全面转型之际,在以工业化、城市化和商业化为表征的现代化的进逼之下,西部农民现实利益遭受到的损害:他们在乡村世界中的主体性日渐弱化,由此滋生了生存焦虑,并逐渐流露出失去现实家园和...
关键词:《白虎关》 《凿空》 西部农民 现代化 荒原体验 
论雪漠小说人生抗争的积极向度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2年第2期188-191,共4页哈建军 
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河西当代文学研究"(编号:1109-10)的成果之一;兰州大学201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成果;编号:11LZUJBWZY081
雪漠以《大漠祭》《猎原》《白虎关》三个长篇,以“大漠三部曲”的形式,表现了西部人顽强地进行人生抗争的故事。雪漠对生活认真思考来自他亲历的生活体验,他的这几部小说关注的是普通人——或日“底层”,或日“大众”,或日“弱势...
关键词:人生 抗争 小说 向度 生活体验 《大漠祭》 弱势群体 西部农村 
从意象和语言看古马诗歌中的民间情怀被引量:1
《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1-14,共4页孙玉玲 王惠英 
2011年度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项目"河西当代文学研究"(1109-10)
古马的诗在90年代诗坛因其独特而引人注目,其诗歌意象偏重于西部生活,审美建构上统摄历史文化与现实人生;在语言上集古代诗词、民谣和现代口语于一体,延续着古典诗歌含蓄、凝练的神韵,同时又融入了现代诗歌的明快与爽利的实验精神。古...
关键词:古马 诗歌意象 语言 民间情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