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D021)

作品数:9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谢亚平蔡文王一芳刘琼冉红芳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部大开发(中旬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土家族民歌生态艺术茶文化鄂西南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端午习俗与巴楚民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81-85,共5页谢亚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09D021)
五月采药、祭祀亡人、赛龙舟是中国民俗端午节的三大元素。其中赛龙舟是最具标志性和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它传承和体现了与民族相同又各具特色的节俗文化和民族认同心理。将楚地屈原故乡——秭归端午赛龙舟与湘鄂西土家族村寨的端午赛...
关键词:端午习俗 土家赛龙舟 民歌 
土家族酒歌的文化意向及其社会功能被引量: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谢亚平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9D021);湖北省民宗委2009年经济文化研究重点课题产文(项目编号:HBMW200914)
以文化人类学观之,随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新生节日的增加,饮酒习俗的不断恢复发展,其酒歌的社会功能也日益丰富。土家族《咂酒歌》、《调年酒歌》等在民俗中则主要起着娱人娱神、传递感情及审美的功能。
关键词:酒歌酒谣 文化功能 土家习俗 
原生态艺术进校园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构——以鄂西南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3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69-73,共5页谢亚平 廖勇红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清江流域原生态艺术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09D021);湖北省民宗委2009年经济文化研究重点课题"土家族村寨原生态艺术文化研究--以土家族歌谣为例"(项目编号:HBMW200914)
鄂西南民族地区有14个县、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14个县、乡(镇)中有民族中小学校21所,占这个地区民族学校总数107所的近20%。民歌进课堂、原生态艺术进校园等文化传承、保护和建设工作已卓有成效。如今...
关键词:生态艺术 校园文化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乡村旅游 
鄂中南荆楚民歌与鄂西南土家族民歌比较研究被引量: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73-176,共4页谢亚平 王一芳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清江流域原生态艺术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09D021);湖北省民宗委经济文化研究项目"土家族村寨原生态艺术文化研究--以土家族歌谣为例"(HBMW2009)
鄂中南荆楚地区与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民歌在历史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构成湖北民歌一道奇特的音乐景观。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地理环境也使两地民歌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形成了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的典型特征、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鄂西民歌 鄂中南民歌 体裁分类 音乐形态 
湖南嘉禾伴嫁歌与土家族陪十姊妹歌之比较被引量:2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1-14,共4页李迪 陈超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成果之一"清江流域原生态艺术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09D021);2009年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湖南嘉禾伴嫁哭嫁仪式音乐的人类学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B017)
湖南嘉禾的伴嫁歌作为汉族的代表,以其丰富的唱腔早已闻名遐迩。而土家族陪十姊妹歌,作为土家族婚嫁音乐中的一个部分,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本文拟对这两个不同民族而又各极具代表性的婚嫁音乐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土家族 陪十姊妹 湖南嘉禾 伴嫁歌 比较 
土家族歌谣中的茶意向被引量:6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30-33,共4页谢亚平 蔡文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09D021);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09年重点课题项目成果之一(编号:HBMZW2009);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8年招标课题项目成果之一(编号:08ZX05)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武陵山脉的大巴山地区,那里盛产茗茶。一年四季在栽茶、采茶、饮茶、唱茶、喻茶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茶歌就带入到土家人的日常生活里。长此以往,土家便形成和积淀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土家歌谣中就蕴含着一种浓...
关键词:歌谣 茶文化 土家族 
现阶段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对策被引量:5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年第1期147-148,184,共3页董祖斌 冉红芳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原生态艺术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09D021)
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与载体。现阶段民俗文化开发利用有了突破性地进展,尤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的执行,以各种民俗文化艺术节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的...
关键词:民俗文化 开发利用 现状 对策 
原生态艺术资源与“鄂西生态旅游圈”构建——以清江流域为例被引量:2
《艺术百家》2009年第6期151-155,236,共6页曹毅 田赤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9D021)阶段性成果;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8年度招标课题"清江流域土家族歌谣研究"(项目编号:08ZX05)阶段性成果之一
传统原生态艺术是一个地域及其民族的"精神植被",对外地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传统原生态艺术如何转型为旅游产品,是当前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资源生态学的视角,对清江流域的传统原生艺术进行考察分析,认为它们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关键词:生态艺术 艺术资源 旅游模式 艺术产业 清江流域 生态旅游 
民族文化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巴东神农溪漂流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4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31-35,共5页刘琼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9D021);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清江流域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ZX04)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依托,同时发展旅游业必须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须加强对导游人员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培训。从湖北巴东神农溪漂流旅游景点的导游人员调查情况可知:保护发扬民族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
关键词:旅游经济 民族文化 可持续发展 神农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