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ZD070)

作品数:10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南屏张仲民刘宗灵孙青章清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民族研究》《史林》《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晚清清末士子学堂废科举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课堂之外:报刊媒介与近代学生的关联及其影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87-93,共7页刘宗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09&ZD07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时代思潮的地方回应:四川地区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SC13C037);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民国时期的报刊传媒与学生群体之关联互动"(ZYGX2012J131)
近代以来,与新式教育的兴起相因应,作为社会文化变迁风向标的新式报刊媒介,在向读书人传播各种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将包含政治、种族、阶级、世界格局等意识的思想启蒙元素注入他们的头脑,由此促成其现代特质的建构...
关键词:报刊媒介 近代学生 思想启蒙 知识传播 
社会变迁视域下晚清的广告论述被引量:2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张仲民 
国家社科基金2009年度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09&ZD070)
广告既是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时代的广告也从侧面反映着该时代的社会潮流,见证着该时代的社会变迁历程。通过梳理和分析晚清报刊中的广告理论资料二十余篇,可以看出:早在晚清时期,受欧美和日本广告理论的影响,国内已开始有...
关键词:广告 报刊 招贴 晚清 
参与之道:清末民初舆论规划中的“学生”与“社会”对应关系略论
《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208-213,共6页刘宗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09&ZD07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时代思潮的地方回应:四川地区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SC13C037);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民国时期的报刊传媒与学生群体之关联互动"(ZYGX2012J131)
如何打造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是摆在近代中国先觉者面前的主要任务。"新国"的前提是"新人",现代国家需要现代公民来构成。从梁启超的"新民说",到五四时期的个人觉悟浪潮,再到大革命时代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进,打造新国家、新国民的进程波澜...
关键词:清末民初 舆论规划 学生 社会参与 
引渡“新知”的特殊津梁--清末射策新学选本初探被引量:7
《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5期81-103,共23页孙青 
复旦大学章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09&ZD070)的阶段性成果
晚清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举引入西学内容开始,渐次出现大量帮助考生应考的新学选本。这类选本将早前教会及洋务机关在本土逐渐建立起来的"新学"重行剪裁。选择策问、章奏、论述范文等内容,以文摘、书目、类书、政书、名人录、编年体史...
关键词:科举改制 新学选本 近代知识生产 书籍流通 
坊肆、名家与士子:晚清出版市场上的科举畅销书被引量:5
《史林》2013年第5期89-101,190,共13页曹南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项目编号09&ZD07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科举考试所考的知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广大以读书、应考为职志的读书人购阅书籍的指引,也形塑着读书人群体的阅读世界和知识世界。本文主要探讨晚清出版市场上的科举考试用畅销书,试图揭示有哪些书是通行于晚清读书人之间的,它们对...
关键词:科举考试 出版市场 考试用书 印刷文化 书籍史 知识史 
晚清中國西學書籍的流通——略論《萬國公法》及“公法”的“知識複製”被引量:5
《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3期213-263,共51页章清 
筆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中外文化交流與近代中國的知識轉型”(批准號:09&ZD070)階段性成果
晚清西學知識的傳播在"知識複製"上呈現出多種形態,是考察晚清書籍史需特別重視的環節。這裏期望結合《萬國公法》及"公法"的"知識複製",以揭示晚清西學書籍在流通上所展現的特質。通過各種"類書"、"提要"的方式對各種書籍進行選擇,是...
关键词:西学东渐 《万国公法》 公法 知识复制 科举改制 
废科举、兴学堂与晚清地方士子--以林骏《颇宜茨室日记》为例的考察被引量:12
《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4期110-125,共16页上海 
章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09&ZD070)的阶段性成果
晚清浙江省瑞安县士人林骏的日记记录了一个普通地方士子在科举改废、学堂兴起过程中的观察与活动,表明科举之废、学堂之兴在晚清地方尚可展现为"水到渠成"的递嬗过程,这种水到渠成与其在较长时段内引发的"深远"震荡不可混为一谈,却也...
关键词:晚清 废科举 兴学堂 地方士子 林骏 
清末科举改制后的科举考试与新学传播被引量:6
《学术月刊》2013年第7期146-157,共12页曹南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09&ZD07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日甲午之战以后,新学与旧学、新党与旧党的分野渐趋激烈化。面对新学的冲击,清廷将"中体西用"一说构建为一种全新的官方意识形态,并将其同时体现于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与学堂的课程设置之中。这种以崇正学、收摄人心为诉求的官方意识...
关键词:清末科举改制 命题与取士标准 新名词 新学传播知识转型 
黑格尔哲学在清末中国的译介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12年第9期91-94,103,共5页张仲民 
章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编号09&ZD070)的阶段性成果
对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黑格尔因其与马克思的学术渊源而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笔者认为,关于黑格尔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还有一定的研究必要。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 当代中国 译介 清末 知识分子 学术渊源 近代中国 马克思 
试论清末排满论者对满、汉同属黄种的“学理”回应被引量:2
《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59-67,109,共9页张晓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09&ZD07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清末十年,民族革命论者大力宣传其反满理论,或追述明清易代痛史,或强调夷夏之辨传统。与此同时,西方关于人种分类和民族判别的知识与方法已经传入中国,并为人接受,发生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包括满、汉在内的黄种理应团结以抗拒...
关键词:清末 排满论 人种分类 黄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