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KS078)

作品数:32被引量:16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辉任美慧孙雅艳葛彬超杨婧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东开放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高校辅导员学刊》《惠州学院学报》《思想理论教育》《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常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取向分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7年第10期7-10,共4页张社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其培育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2BKS078);广东省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专项课题"广东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MYZX201632);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专项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历史条件、社会境况和时代任务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外部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带来了巨大冲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受到挑战。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形势、新任务,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新常态 创新与发展 
习近平对邓小平党风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35-37,共3页王佳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培养方式"(12BKS078)
党风是一个党的风貌和风格的表现。邓小平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形成了深刻而丰富的党风建设思想。新时期面对党内存在的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继承邓小平的党风建设思想,而且从新形势、新情况出发,创新发展了邓小平党风建设理论。
关键词:党风建设 邓小平 习近平 
国内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研究述评——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视角被引量:7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45-48,共4页任美慧 李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培养方式"(12BKS07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目前,国内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主要是集体性研究与个体性研究两个研究视角分别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凝练传播维...
关键词:习近平 意识形态 系列重要讲话 国内研究 述评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论:内涵、价值与路径
《高教论坛》2016年第7期12-15,共4页张社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其培育方式研究"(12BKS078);广东教育科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的主体间性转向研究"(2012JK100)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以主体间性哲学为理论基础,是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实现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当前,建构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现实路径如下:...
关键词:主体间性道德教育 内涵、价值与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认同的话语赋能被引量:25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39-46,共8页肖薇薇 陈文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其培养方式研究"(课题编号:12BKS078);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德育专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3JKDY004);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项目"城人之美-公民素质协同培育中心"(课题编号:2015-KJZX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青年认同的话语困境。具体体现在:媒体话语权力强势,导致青年话语主体性弱化;主流话语影响式微,引发青年话语表达失序;两种话语体系逻辑冲突,致使青年对主流话语拒斥;多元话语冲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认同 话语赋能 
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起点被引量:14
《学术论坛》2015年第6期167-171,共5页李辉 任美慧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其培育方式研究"(12BKS078)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哪种渠道,都存在着对思维和实践起点的判断。意识形态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责任之一。无论教育内容如何变化,教育观念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一方面需要遵循意识形态...
关键词:意识形态 教育 思维 对接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同度及其价值实现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个案被引量:2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95-100,共6页孙雅艳 王姬文 张婉婉 姚萍 马天元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养成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20201)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其培育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2BKS078)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2013-2016年)的阶段性成果
志愿服务是高校德育的新载体,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志愿服务开展的周期,志愿服务的氛围营造,志愿服务开展的途径,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志愿服务的制度化...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认同 价值实现 
论传统文化涵养“中国梦”的实践逻辑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188-193,共6页任美慧 李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KS078)
"中国梦"共同理想的时代表述,内含个人、民族、国家三个层面主体的价值取向,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时空。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土壤和基因,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涵养"中国梦"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家国同构的伦理格局奠...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梦 关系 涵养 实践逻辑 
毛泽东“以理服人”论解读被引量: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22-25,共4页殷玲玲 李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其培育方式研究"(12BKS078)
毛泽东的"以理服人"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践摸索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性的体现,是党的民主作风的贯彻弘扬,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必然要求。毛泽东的"以理服人"在宣传党的思想、动员群众、团结...
关键词:毛泽东 以理服人 解读 
论青年政治参与的合道德性——由香港违法“占中”事件引发的深思被引量:2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34-39,共6页李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大学生‘精神成人’及其培育方式研究"(课题编号:12BKS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香港"占中"事件表明,青年政治参与要有合法性,也要有合道德性。青年政治参与的敏感性高于政治判断的敏锐性,导致参与取向出现偏差;政治参与的权利诉求强于社会关怀,导致公民责任的偏颇;政治参与过程的情感宣泄高于理性预制,导致社会秩...
关键词:青年政治参与 合法性 “占中”事件 合道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