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IZD075)

作品数:35被引量:35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荆学民李彦冰施惠玲白文刚李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爱好者(下半月)》《今传媒》《天津社会科学》《新视野》更多>>
相关主题:政治传播意识形态政治政治文明政治话语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明传播中的受众动机与传播效果被引量:6
《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92-99,共8页白文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11&ZD075);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古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政治传播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LJ14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明传播是最高层级人类社会之间的传播活动。借用现有的传播理论来考察文明传播,不仅有益于我们对文明传播活动的理解,而且有益于传播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西方文明在近代中国传播的"西学东渐"运动,是典型的文明传播案例。从传播的视野来...
关键词:文明传播 受众动机 传播效果 
政治传播的基本形态及运行模式被引量:69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8-15,共8页荆学民 段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ZD07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BXW059);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
"政治即传播"与"传播即政治",这种深层理念要求从政治与传播"同一"的深度,来界定政治传播范畴、构建政治传播框架、规制政治传播研究。政治传播可划分为政治宣传、政治沟通与政治营销这三种基本形态。这三种基本形态在政治传播的历史和...
关键词:政治传播 政治宣传 政治沟通 政治营销 
论政治传播的历史性——一种哲学的审视被引量:2
《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9期46-59,共14页荆学民 祖昊 
荆学民主持的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批准文号:11&ZD075);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批准文号:15BXW059)的阶段性成果;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政治传播论域中有很多的问题亟需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深度介入。单纯的政治学或单纯的传播学都无法准确地诠释政治传播。政治的"社会性"本质和祈愿与传播的"社会性"生成,使"元态"的政治传播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意...
关键词:政治传播 历史意识 历史性 
探索中国政治传播的新境界被引量:50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74-81,共8页荆学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11&ZD07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15BXW059)
时代的进步,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带来的深刻变革,显现了既有政治传播的缺陷和不足,促使我们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把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提升到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相匹配、与人类政治文明相融合的新境界。其动...
关键词:政治传播 政治文明 新境界 
舆论领袖的失灵——当代中国政治传播中介链条的断裂被引量:8
《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4期94-108,共15页苏颖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批准文号:11&ZD075)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中国通过文化取向的"国家-民间统治精英-民众"的二级政治传播模式,在有限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之下,实现对广袤国土的治理与统治。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凭借党组织和党员,整合正式与非正式权力结构,形成"政党国家-党员-群众"的二级政治...
关键词:政治传播 舆论领袖 当代中国 国家与社会关系 政治发展 
多元社会的治理体系优化如何实现——互联网时代政治传播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5
《学术前沿》2016年第5期4-15,共12页荆学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1&ZD07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15BXW059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播的形态,塑造了治理的现实环境,使社会在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等方面呈现多元趋势。在此视角下,治理体系是应对社会多元化的治理网络。这一网络可分为政治共同体层面的治理、政府层面的治理和社会层面治理三个方面...
关键词:互联网 多元化 治理体系 政治传播 
关于政治传播内容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3
《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09-114,共6页荆学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11&ZD075);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创新团队(政治传播)"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传播是政治信息的流动过程。因此,政治传播的内容可以笼统称为政治信息。政治传播中流动的主要是"观念形态"和"潜在形态"的政治信息。观念形态的政治信息主要是意识形态,潜在形态的政治信息主要是政治价值和政治文明。把政治传播内...
关键词:政治传播 政治信息 意识形态 政治文明 
政治传播内容中政治信息与政治话语的区分及其意义被引量:17
《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15-120,共6页施惠玲 杜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11&ZD07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15BXW059)的阶段性成果;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项目"新时期政治传播中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变化研究"(13JDKDB009)
作为一种特殊传播活动的政治传播,既传播政治信息也传播政治话语,更多的时候在传播政治话语。政治信息是关于政治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具有较强客观性的事实内容;政治话语是政治活动、过程和结果具有强烈主观意图和目的的意识形态内容,是...
关键词:政治传播 政治信息 政治话语 意识形态 
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国家形象研究的方法论反思被引量:33
《新视野》2015年第6期124-128,共5页李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11&ZD075)
从现实层面上看,多年以来中国在国家形象的设计、定位、建构、塑造和传播上确实不遗余力,然而,迄今中国在以西方世界所主导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改善。一国的国家形象并不完全乃至根本就不受主体国家的主观意愿支配,...
关键词:国家形象 本质主义 建构主义 身份认同 交往互动模式 
论政务微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今传媒》2015年第10期151-153,共3页李彦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11&ZD075);北京联合大学新起点项目:“北京政务微博政治传播主体意识研究”和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发展基地研修项目.
政务微壤是进行政治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政务微博的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传播活动,它具有政治社会化功能。政务微媳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通过政务信息的发布进行政治价值的渗透:通过政治传播活动进行政治人格的...
关键词:政务微博 政治社会化 政治主体 政治人格 政治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