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1TPLZ02)

作品数:8被引量:3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闫兵董大伟孙玉华孙梅云武俊达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燃机学报》《柴油机》《噪声与振动控制》《振动与冲击》更多>>
相关主题:解耦内燃机振动烈度双层隔振双层隔振系统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无隔振装置内燃机支承系统固有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5年第1期11-13,共3页曾锐 王东 闫兵 华春蓉 董大伟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1TPL_Z02)
建立了将内燃机视为刚体、支承系统视为柔体的刚-柔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ADAMS软件计算分析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及振型,讨论了其设计的合理性。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支承各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为无隔振装置内燃机支承优化设计提...
关键词:内燃机 隔振 支承系统 固有特性 正交试验 
质心位置偏移对隔振系统解耦度的影响被引量:3
《内燃机工程》2014年第5期38-45,共8页孙玉华 董大伟 闫兵 孙梅云 高峰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1TPL_Z02)
隔振系统质心位置的偏移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解耦,为了定量确定偏移量对解耦度的影响,根据隔振理论,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在以垂向解耦度为目标的情况下,分别计算系统质心沿水平x方向、水平y方向和同时沿水平x、y方向偏移三种情况下,偏移量和...
关键词:内燃机 隔振系统 数值计算方法 偏移量 解耦度 弹性中心 
柴油机双层隔振系统刚度优化及试验分析被引量:10
《内燃机学报》2014年第2期186-191,共6页孙玉华 董大伟 闫兵 王媛文 赵金斗 徐元浩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DJK2014B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SWU113070);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11TPL_Z02)
对必须考虑中间质量柔性效应的双层隔振系统,为解决有限元方法进行隔振器刚度优化工作量巨大、计算周期长的难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动力学方法进行隔振器刚度优化,根据优化结果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的优化方法,并最终结合试验对该方法进...
关键词:柴油机 双层隔振系统 解耦 振动烈度 
液压模块挂车刚柔耦合动态响应特性及摆臂疲劳分析被引量:5
《振动与冲击》2014年第7期37-44,共8页武俊达 董大伟 闫兵 王媛文 孙玉华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重点类(2011TPL_Z02)
为了研究重型液压模块挂车动态响应特性及其摆臂疲劳强度的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与刚柔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挂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以路面不平度作为仿真的激励信号,结合振动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挂车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
关键词:液压模块挂车 多体动力学 有限元分析 疲劳寿命 
内燃动车动力总成隔振性能分析被引量:8
《噪声与振动控制》2014年第2期89-93,共5页孙梅云 曾锐 孙玉华 闫兵 王东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基金编号:2011TPL_Z02)
大功率柴油机产生的宽频带振动,双层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高频隔振能力,已在船舶等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在中、高速柴油机的内燃机车等领域,国内对于双层隔振系统的应用研究很少。结合国内首次研制的某型内燃动车动力总成系统,对双层隔振系...
关键词:振动与波 内燃动车 双层隔振 力传递率 隔振效率 
双层隔振系统解耦优化研究被引量:15
《振动.测试与诊断》2014年第2期361-365,402,共5页孙玉华 董大伟 闫兵 潘延亮 武俊达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2011TPL_Z02)
针对某型出口内燃动车柴油发电机组动力包的双层隔振系统解耦优化问题,经分析认为,一级、二级隔振器的刚度是影响双层隔振系统解耦的主要因素。根据双层隔振系统解耦理论和解耦原则,确定一级、二级隔振器的刚度;按照公共构架、车体主要...
关键词:双层隔振 解耦 振动烈度 动支反力 隔振性能 
测试参数误差对内燃机激振力识别精度的影响被引量:1
《柴油机》2013年第5期16-21,共6页李淑静 闫兵 孙梅云 高峰 董大伟 孙玉华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1TPL_Z02)
激振力识别是内燃机振动控制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为了确定内燃机整机系统的质量、转动惯量、刚度、阻尼、质心位置等各测试参数误差对激振力(矩)的识别精度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生成了整机振动加速度时域信号,根据相关动力学原理编写了内...
关键词:内燃机 激振力 识别 测试 误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