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27)

作品数:26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彬彬张光芒李怡许苏民何锡章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新启蒙运动左翼思潮立人长篇小说五四启蒙运动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升官图》的遭遇说到经典体系的危机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1期8-11,共4页马俊山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项目批准号:05JZD00027)的阶段性成果
2007年《升官图》的复排演出是一次失败。这次失败彰显了经典文学史体系在释义上的困难,即把作品从连续不断的历史长河中抽取出来,定格于一时一地,因而严重束缚了作品思想及审美能量的释放。我们需要以新的历史眼光,重新打量中国近代文...
关键词:《升官图》 官场 经典 解释 
《八一宣言》、“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被引量:3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F0002-F0002,5-19,共16页王彬彬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5JZD00027)
1935年8月1日,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布了《八一宣言》,倡议国内各党各派捐弃前嫌、一致抗日,呼吁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举赢得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引发了全国性的救亡热潮。中共理论家陈伯达等人发动了"新...
关键词:《八一宣言》 “新启蒙运动” “左翼”思潮 
三十年代文学:“现代性”的多元想象与实践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48-52,共5页张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27)
20世纪30年代作家对于现代性理解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上的分歧,直接影响了30年代文学场域与文学格局的形成。由于作家的立场、性格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在文学中表现出三种对于现代性的理解方式和实践方向:一、认为"现代"存在...
关键词:历史话语 革命 日常生活 现代 地域文化 
“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被引量:7
《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117-123,共7页王彬彬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05JZD00027)
1935年8月1日,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布了《八一宣言》,倡议国内各党各派捐弃前嫌、一致抗日,呼吁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举赢得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引发了全国性的救亡热潮。中共理论家陈伯达等人借此发动了...
关键词:《八一宣言》 “新启蒙运动” “左翼”思潮 
明代文艺启蒙的三次冲击波被引量:2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60-69,共10页许苏民 许广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项目批准号:05JZD00027)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的文艺启蒙,始于16世纪初的明代中叶。自此而迄于17世纪中期,形成了三次强有力的冲击波。第一波以祝允明、唐寅等"吴中四才子"和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为代表,反对程朱理学之"理"对文艺创作之"情"的束缚,凸显了文艺创作的"情感...
关键词:文艺启蒙 真诗 真我 人/诗 
鲁迅对鹤见祐辅《思想·山水·人物》的翻译被引量:5
《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89-97,共9页王彬彬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项目号:05JZD00027)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曾把日本自由主义作家和评论家鹤见辅的杂文集《思想·山水·人物》翻译成汉语,但鲁迅并不是一字不漏地全译,而是有所取舍的。本文将鹤见辅原著与鲁迅译著相对照,从鲁迅的取舍中分析鲁迅对"自由主义"、对"幽默"、对"费厄泼赖"...
关键词:鲁迅 自由主义 翻译 
个人欲望:创造社作家日本体验的基点被引量:7
《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163-169,共7页李怡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05JZD00027);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创新传统与百年中国文学"(NCET-04-0853)
在中国近现代学人的留日史与现代思想发展史上,1912年前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间点,在此前后的留日学人受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日本体验。此前的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其实就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现实经验与建立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目...
关键词:留日学人 个人欲望 创造社 郭沫若 田汉 郁达夫 日本体验 
在“市民”与“知识分子”之间——从小说《启蒙时代》谈起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117-120,共4页童娣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成果(项目批准号:05JZD00027)
市民与知识分子历来是文学塑造的题材热点,不过综观现当代文学创作,许多作品都将市民与知识分子作为截然对立的群类,鲜有作品能够详细勾勒出人物在市民与知识分子身份之间的矛盾、犹疑及转化历程。这就导致许多作品的人物塑造缺乏丰...
关键词:知识分子 市民 启蒙时代 人物塑造 小说 文学创作 现当代 作品 
启蒙的回响与自由的困境——京派文学的价值选择被引量:3
《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99-101,共3页黄轶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成果(项目批准号:05JZD00027)
“京派”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既有对接亦有反叛。京派将塑造民族精神和国民人格的使命寄托于文学,这是重个人、重个性、重精神的五四启蒙运动的逻辑结果。而与五四同历史对话的方式和维度不同,京派在多重文化冲突中张扬文化综合和重构的...
关键词:京派文学 价值选择 五四新文学 国民性改造 自由 五四启蒙运动 民族精神 “京派” 
祛魅与含魅——晚清反迷信小说《扫迷帚》的启蒙困境
《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102-104,共3页朱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成果(项目批准号:05JZD00027)
在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晚清小说无疑代表一极繁盛的阶段。其极度繁盛的最直观的表现是小说数量的剧增和小说题材、类型的多样化。阿英的《晚清小说史》曾估计百日维新至辛亥革命期间,有一千种以上的小说出版。这一估计近年已为学者重...
关键词:中国小说 晚清小说 迷信 祛魅 小说出版 小说题材 辛亥革命 百日维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