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850009)

作品数:11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庞媛媛李技文王灿李丽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武汉轻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宗教学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家人族群仪式国家在场身份认同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家在场”与族群身份认同的形塑及其表征——以贵州家人为例被引量:13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59-66,共8页李技文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以贵州家人为例"(项目编号:12YJC850009)
"国家在场"理论是探讨"国家"与"社会"互动逻辑关系的重要理论模式。"国家"作为一种"政治性符号",时常会出现在日常的"社会"之中,并通过所掌控的国家资本与权力资源塑造个人或群体价值观念和认同意识,从而达到勾连和维系社会的目的。国...
关键词:国家在场 国家符号 [亻革]家人 族群 身份认同 
“国家在场”视阈下家人的族群身份变迁与认同表达被引量:2
《青海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91-95,共5页李丽 李技文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以贵州家人为例>(批准号:12YJC850009);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民族学学科经费资助项目
国家在场理论主要研究国家与社会的互动逻辑关系。族群作为有别于民族的"想象的文化共同体",有着显著的文化边界与社会属性,属于"社会"范畴。国家话语对族群的影响,通常是以"在场"的方式来完成的。家人作为我国目前族称未定的特殊族群...
关键词:国家在场 家人 族群 身份认同 
(亻革)家人“哈戎”仪式的通过阈限与象征意义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3期180-186,共7页李技文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以贵州(亻革)家人为例"(12YJC850009);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16GGJS-11)阶段性成果
仪式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在特殊语境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人类学家范根内普和特纳分别创立了仪式过程理论,认为仪式的过程具有"分离、过渡、聚合"或"前阈限、阈限、后阈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
关键词:(亻革)家人 “哈戎”仪式 通过仪式 阈限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私人图书馆特点探微被引量:3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年第1期9-11,103,共4页庞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YJC850009)的成果之一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私人图书馆形成了藏书人身份从僧侣、贵族转向了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学者、富商、教皇;藏书来源由搜集为主变为以购买为主;图书生产方式经历了从"手写文书"到印刷书籍的转变;图书馆管理思想上展现了现代的曙光:...
关键词:文艺复兴 意大利 私人图书馆 
废奴主义运动时期美国黑人报刊业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6期109-112,共4页庞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YJC850009)
形成于北关殖民地时期的废奴主义思潮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发展为一场如火如荼的社会运动。美国黑人报刊对美国的废奴运动、黑人争取平等权利运动、丰富黑人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特殊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 废奴主义运动 黑人报刊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图书馆兴盛背景探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年第7期11-14,共4页庞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YJC850009);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性研究"(项目编号:2012B60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图书馆的兴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方面,中世纪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知识技能的支持和保障,城市居民的知识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图书馆的兴起;文化技术交流方面,阿拉伯翻译运动和拜占庭学者的西迁...
关键词: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图书馆 
宗教文化旅游信息化的意义和发展策略被引量: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9-11,共3页庞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编号:12YJC850009);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宗教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编号:2011B673)
宗教文化旅游信息化不仅有利于加强宗教文化旅游市场的营销,而且有利于宗教文化资源的保护,更能提升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在信息化社会中,应从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注重利用微博、建立宗教文化资源数据库、创建宗教文化数字博物馆...
关键词:宗教文化 旅游 信息化 营销 
古代印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被引量:1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庞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12YJC850009);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性研究"(2012B606)的研究成果
文字和科学促进了印度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类型多样的各类学校不但教授内容广泛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而且侧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教育的训诫;它不但以僧侣为师,而且产生了大批专业教师文士;印度教育不仅...
关键词:古代印度 婆罗门教 佛教 职业教育 
我国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研究述评被引量:3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74-79,共6页李技文 王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以贵州(亻革)家人为例"(12YJC850009)阶段性成果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新时期以来,我国学者对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其成果丰厚,成绩斐然。本文对这一历史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族群认同 历史记忆 研究述评 
家人“哈戎”仪式的象征结构被引量:2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第4期114-120,共7页李技文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未识别族群身份认同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以贵州家人为例"(编号:12YJC850009)
在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视野中,文化兼具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典型的结构模式。人类学学者在对文化的结构进行分析时,其研究路径即是通过文化表层的有意识结构去找寻深层的无意识结构内涵,这与象征人类学中的象征结构分类研究范式的归...
关键词:[亻革]家人 “哈戎”仪式 象征人类学 象征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