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S032)

作品数:9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正林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民族研究》《中国农史》《中共党史研究》《古今农业》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时期民主改革农村经济农民贫困农家经济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甘肃农田水利研究被引量:5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48-56,共9页黄正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BZS03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西北开发和抗战时期的后方建设,甘肃农田水利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建设的重点之一。在此期间,国民政府根据甘肃水资源环境和地理条件,在河西走廊、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兰州黄河谷地,因地制宜,兴建不同的...
关键词:民国时期 甘肃 农田水利 农村经济 
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地权问题研究被引量:1
《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101-106,共6页黄正林 
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批号:06BZS032
黄河上游区域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地权状况与生态环境、宗教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地权比较集中,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地权较分散;在宗教势力占绝对优势的地区地权主要集中在寺院和高级僧侣手中。就整体情形而言,该区...
关键词:甘肃 宁夏 青海 地权关系 
民国时期庆阳农村经济研究——以20世纪30—40年代的国统区为中心被引量:1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86-95,共10页黄正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06BZS032)
20世纪30—40年代,庆阳国统区是一个自耕农为主的社会,但地主、半地主式富农和富农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存在地权分配不均的问题。传统经济模式在社会经济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农牧兼营的经济格局并没有改变,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家庭和自然...
关键词:20世纪30一40年代 庆阳 农村经济 
民主改革前后甘川青藏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被引量:3
《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0期111-119,共9页黄正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06BZS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主改革前的甘肃、四川、青海藏区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以三大领主为首的贵族统治在政治和经济上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广大农牧民过着悲惨的生活,社会经济处于停滞的状态。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在藏族地区的民主改...
关键词:藏区社会 民主改革 民族进步 
清朝前期黄河上游区域可耕地的开发和利用被引量:3
《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105-111,共7页黄正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批准号06BZS032)的阶段性成果
清朝入关伊始,黄河上游区域人口稀少,在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湟谷地以及其他地方分布着大量的可耕地可供开发和利用。清政府采取了减免赋税,贷给农民耕牛、籽种和鼓励移民垦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黄河上游区域可耕地得到了垦辟...
关键词:清朝前期 黄河 上游区域 可耕地开发 社会经济 
民国时期甘肃农家经济研究——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被引量:6
《中国农史》2009年第1期31-46,共16页黄正林 
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号06BZS032)
甘肃是一个生态环境与民族结构、经济结构比较特殊的地区,农家经济也有特殊性。甘肃虽然土地广袤,地广人稀,但农家田场面积依然狭小,而且土地十分散碎,成为制约农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田场面积狭小和散碎,单靠土地无法满足农...
关键词:甘肃 农家经济 农民贫困 
同治回民事变后黄河上游区域的人口与社会经济被引量:5
《史学月刊》2008年第10期78-88,共11页黄正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批准号06BZS032)的阶段性成果。
清朝同治时期陕甘两省爆发了回民事变,这次事变给黄河上游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使整个甘、宁、青人口锐减,而且也造成了回族人口的锐减、分布格局的变化和居住环境的恶化。这次事变之后,黄河上游区域的农业和农村经...
关键词:近代 甘肃 宁夏 青海 人口 社会经济 
民主改革前安多藏族部落的草山权属与牲畜租佃关系被引量:3
《中国农史》2008年第2期69-78,共10页黄正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号06BZS032)
民主改革前安多藏族部落草山权属有部落公有、土司占有制、寺庙占有制和私人占有制四种形式。部落头人、贵族不仅占有最好的草山,而且拥有对草场的绝对支配权。牲畜是藏族游牧部落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从部落头人到属民大多数都有属于自己...
关键词:安多 藏族部落 草山权属 牲畜租佃关系 
清至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农作物分布与种植结构变迁研究被引量:5
《古今农业》2007年第1期84-99,83,共17页黄正林 
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批准号:06BZS032)的阶段性成果。
黄河上游区域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不仅地域广袤而且生态环境呈现出多样状态,不论地形、地貌、水系,还是温度、气候、降雨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农作物种植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地理特征,即黄河上游...
关键词:黄河上游区域 农作物地理分布 结构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