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70014)

作品数:12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汪高鑫王记录邓锐李传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是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历史文献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史学史学思想求道中国古代史学经史关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被引量:2
《求是学刊》2014年第5期201-214,4,共14页汪高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项目编号:11JJD770014
中国古代史学通过对历史研究的对象、特点、方法与目的的多重思考,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特征,一是"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旨在探讨天人关系,将天道与人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体现出天人一体的特点;二是"通古今之变"的通变...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学 思维特征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以史为鉴 求真与求道 
公羊学与司马迁史学被引量: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4年第1期251-268,共18页汪高鑫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项目号:11JJD770014)阶段性成果
公羊学作为汉代官方统治意识形态,对司马迁史学有着重要影响。这表现在天道观上,公羊学重灾异,倡天人感应,宣扬天命学说,却又"言天道而归于人道";司马迁史学接受了公羊学的"圣人感生"之天命王权思想,汲取了公羊家的德政主张,却又表...
关键词:公羊学 《公羊传》 董仲舒 司马迁 《史记》 
中国古代史学的“求道”理念被引量:4
《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1期9-12,共4页汪高鑫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项目号:11JJD770014)阶段性成果
如实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基本精神,而彰显道义则是其一贯理念,“求真”与“求道”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史学的二重属性。以往论者对于中国古代史学的“求真”精神阐述较多,而对于“求道”理念则或语焉不详,或简单加以否定。本文试对...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学 求道 基本精神 二重属性 理论根源 合理性 求真 直书 
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玄化倾向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2期140-148,共9页汪高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11JJD770014);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研究”(06JJD770005);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史”(10-01-05)
玄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思潮,对于这一时期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魏晋玄学背景下,才性之辨自然成为清谈的重要品题,人们重视形象与智慧,追求虚静、玄超的精神境界,反映在史学上,则是不但重视人物品藻,而且以玄学的观点来品评人物...
关键词:玄学 魏晋南北朝史学 人物品评 历史评论 玄化倾向 
理学与两宋史学的义理化特征被引量:5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2期149-154,共6页王记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11JJD770014)
两宋史学受理学影响,表现出义理化的特征。在史学思想上,两宋史家倡导"以史明理",把史学作为求理的手段,理学贯通天地古今的思维方式使史学通识意识增强,人们以义理为标准衡评历史,史学正统观念被赋予了新内容。在史书编纂上,为了更好...
关键词:两宋 理学 史学 义理化 
经学元典“五经”的历史思维
《历史文献研究》2013年第1期300-315,共16页汪高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11JJD770014)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国经学元典,《周易》、《尚书》、《诗经》、《礼经》和《春秋》之"五经"内蕴有丰富的历史思维。这些历史思维主要有以《周易》、《诗经》和《礼经》为代表的通变的历史思维,以《周易》、《尚书》和《诗经》为代表的忧患的历史思...
关键词:五经 历史思维 通变 忧患 以史为鉴 以史为法 天命 王权 
宋代社会与史学思想被引量:3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31-134,共4页汪高鑫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项目号:11JJD77001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研究>(项目号:10YJA770047)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史学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历史以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史学是历史过程的记录者或史书撰写者的主观产物,史学所研究的直接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不同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与史学关系表现得各不相同。本刊特辟...
关键词:历史研究 史学与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 宋代 明清时期 
汉代社会与史学思想被引量:3
《史学史研究》2013年第1期14-23,共10页汪高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项目号:11JJD770014)阶段性成果
在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史学思想与社会变动之间持续着一种互动。秦亡汉兴的历史巨变,促使了汉初史学"过秦"思潮的出现;汉家天子起于闾巷的特殊身份,以及光武中兴使得汉家天下失而复得,引起了汉代史家从神意角度对汉...
关键词:汉代社会 “过秦”思潮 神意史观 大一统观念 “宣汉”意识 
《周易》与传统史学的历史思维被引量:3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8期142-146,4,共5页汪高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11JJD770014)
《周易》丰富的思维术,对传统史学的历史思维有着重要影响。《周易》的天、地、人相联系的整体思维,启发了传统史学的"究天人之际";"《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通变思维,启发了传统史学的"通古今之变";"一致百虑"思维,启发了传统史...
关键词:《周易》 思维术 传统史学 历史思维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与史学的互动及其特点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8期146-151,共6页李传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史流变探源"(11JJD770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史撰修研究"(11YJA770020)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相对于汉代来说呈现衰微之势,依附于经的史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机会,逐渐离经自立。与此同时,文史相别,子史换位,史学完成升格,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范式,并占据次于经的学术位置。但是,传统经学及玄学化经学继续以不同方...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经史关系 史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