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04]284)

作品数:25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晚林赵家栋汤力伟付义琴彭安湘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船山学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辩证法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世说新语》文化语文课堂《诗经》徐复观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敦煌遗书S.1815V再研究被引量:1
《敦煌研究》2018年第1期113-119,共7页聂志军 向红艳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J01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080);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湘教通[2004]284号)
通过查阅S.1815V原件,在《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8卷的基础上,重新校订了"密(蜜)""之(诸)""少壮""新妇""努穆(目)""送舌""钩(牵)"等;通过对第三部分文字的检索和书写顺序的摸排,揭示了此件写本第三部分内容的性质,定名为《〈一...
关键词:敦煌遗书 S.1815V 《一切经音义》 
《诗经》的比与楚辞象征手法无承继关系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5年第1期101-105,共5页汤力伟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骚体文学研究"(11A038);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湘教通[2004]284号)
比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象征是楚辞创作的一大特色。比和象征都要求喻体或象征物与被喻事物或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但比一般以现实主义为根基,更多的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象征较比的思...
关键词:《诗经》 楚辞  象征 
语文课堂:谁的文本来作主被引量:1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8期38-40,共3页王超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基地"成果之一(湘教通[2004]284号)
语文课堂存在着2大类文本: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读者文本又包括3种类型: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在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这4种文本之中,语文课堂到底由谁的文本来作主?就现实的语文课堂来说,在作者已死、师生...
关键词:语文课堂 文本权威 编者文本 
孔子变通略论
《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26-30,共5页汤力伟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湘教通[2004]284号)
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影响巨大。他的思想既有保守落后的一面,又具有前瞻和灵活的一面。孔子本人不是死板僵化的腐儒,而是与时俱进懂得变通的识时务者。孔子的变通表现在见机行事的政治态度、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一分为二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孔子 变通 灵活 
敦煌本《文选注》字词考辨被引量: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3-17,共5页赵家栋 
江苏省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09B_080R);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养资助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之一(湘教通[2004]284号)
敦煌本《文选注》包括两部分。一为日本东京细川氏永青文库藏一轴敦煌本《文选注》写卷,该文库1965年4月影印出版,并附有神田喜一郎的《解说》。该卷存236行,仅有注文内容,没有《文选》原文。据内容可知乃为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陈琳...
关键词:汉语 敦煌本 文选注 字词 考辨 
牟宗三的数学哲学述评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8期97-102,共6页张晚林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
牟宗三扭转了罗素的数论,而把"数"定义为"纯理申展之步位符号"。由此,"知性"即为数的先验之"体",这使得数学从罗素的约定主义走向了牟氏的先验主义,这样,数学命题就既是分析的也是综和的。分析的,表明数学有其先验的必然性;综和的,表明...
关键词:牟宗三 罗素  纯理 步位 分析的 综合 
古代九旗名原文化考被引量:4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96-98,共3页赵家栋 付义琴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号)
名原是指事物命名的理据,即事物得名的依据和理由。中国古代的旗文化特别丰富,记录不同特征和性状的旗帜的词语很多。《周礼·春官·司常》记载的九旗反映了中国古代旗文化一些特征,而这些文化特质往往蕴含在事物得名的语源之中。结合...
关键词:九旗 名原 文化 
《敦煌文献词语辨释》一文辨正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赵家栋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之一(湘教通[2004]284号)
何剑丽、黄大祥二位先生在《敦煌文献词语辨释》一文中辨释了九则语词,其在语词考辨释义上不乏精当之论,如对"谈许"、"当情/辟情"等语词的辨释。但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辨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
关键词:汉语 汉语词汇史 敦煌文献 词语辨释 训诂学 音韵学 俗字研究 
论《世说新语》“女才男貌”意识被引量: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09-113,共5页汤力伟 毛百花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成果之一(湘教通[2004]284号)
"男才女貌"是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这与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很大关系。《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时人对这一传统观念的大胆反叛,我们可以感受到魏晋女子那张扬的个性、机智勇敢的才情,而魏晋男子的仪容之美、形态之美和言...
关键词:刘义庆 世说新语 魏晋 女才 男貌 
论张承志《黑骏马》的审美价值被引量:2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97-99,共3页罗振军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成果之一(编号:湘教通[2004]284号)
审美是文学作品得以垂青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张承志的《黑骏马》之所以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主要在于文中蕴藏着丰富宏大的审美价值。就此,作品由表而里而论,具体表现在其成功的创作手法以及其所衍射出的民俗文化中。
关键词:张承志 《黑骏马》 审美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