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研究》

作品数:522被引量:233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地方立法研究》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法研究所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征订启事稿约国际标准刊号ISSN法治国家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作者:封丽霞朱最新刘松山沈国明冯玉军更多>>
发文机构: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学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中国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儿童权利视域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则建构与实施
《地方立法研究》2025年第2期108-126,共19页柳华文 张昊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DF2023YS34)资助计划资助。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其第5条为理解国家与父母或其他照料者之间在家庭教育领域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我国2021年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既是对实践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关切的回应,也是落实《儿童权利公约》的积极举...
关键词:儿童权利 家庭教育 儿童权利公约 家庭教育促进法 
经济法理念下的空间规划
《地方立法研究》2025年第1期1-18,共18页郭雳 陈睿毅 
空间规划的制度化需要协调当下和未来规制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实现秩序性与公益性的统一。现行法律制度下,空间规划面临用途管制刚性失灵、指标控制执行偏差两大困境。前者依据涉案行为人主观过错程度和可非难性的不同,或体现...
关键词:空间规划 经济规制 用途管制 指标控制 国土空间规划法 
庭审实质化改革中人证调查程序的实践检视
《地方立法研究》2025年第1期71-93,共23页李文军 
2022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刑事庭审调查改革落实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22SKGH046)的阶段性成果。
庭审实质化改革对人证调查程序的优化,有助于增加关键人证出庭数量、增强控辩双方的对抗性、规范调查方法与异议处理,但这些操作规范与理想化的人证调查程序之间仍存在相当距离。司法实践中刑事庭审人证调查存在的问题有:辩方人证出庭偏...
关键词:庭审实质化 人证调查 司法改革 三项规程 
论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路径与方法被引量:1
《地方立法研究》2024年第6期32-48,共17页沈国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地方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抓住提高地方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为此,在理念逻辑层面应坚持“少而精”“小快灵”的立法原则,充分把握地方立法的“时度效”,实现从“多立法、快立法...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 地方立法 立法质量 “小快灵”立法原则 “时度效”统一 
论合同法的功能
《地方立法研究》2024年第6期72-93,共22页王利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民法典实施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研究”(23&ZD152)的阶段性成果。
合同法的功能是指合同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合同法首要功能是维护允诺。合同法贯彻“合同严守”原则,承认允诺具有法律效力,维护允诺的交换,并通过违约救济保障允诺法律效力的实现。合同法必须保障交易安全,保护当事人之间...
关键词:合同法 维护允诺 保护信赖 鼓励交易 分配风险 实现公正 
数字经济地方立法的统一与差异被引量:1
《地方立法研究》2024年第6期94-109,共16页张守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跨领域知识驱动的法治调研智能感知及辅助决策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YFC3301900)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地方立法发展迅速,已形成综合立法和专门立法两大类型,对其可从立法名称、立法地域、立法时间、立法宗旨、立法内容、促进手段等进行多维比较,从而梳理其中存在的统一与差异。在地方立法与国家立法、国家政策之间,以...
关键词:数字经济 地方立法 统一与差异 法治理论 
让期待可以被期待:新《公司法》下的不公平损害救济被引量:1
《地方立法研究》2024年第5期37-55,共19页林少伟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技项目“智能合约背景下法定数字货币契约之治探究”(KJQN202200309)的阶段性成果。
囿于公司治理实践中诸多机制的缺憾,加之传统股东权益保障体系的弊病,中小股东对公司的种种期待在控股股东的损害下已成空中楼阁。我国2023年《公司法》引入不公平损害救济制度,择取了英国法上的精华部分,是解决这一沉疴旧疾的破局之道...
关键词:股东压制 不公平损害救济 合理期待 控股股东 股权回购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立法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被引量:2
《地方立法研究》2024年第5期105-119,共15页赵伟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国两制’基础理论创新与制度体系发展研究”(22JJD820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2年后新修订的《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未直接界定协同立法的内涵,理论界对此也未有统一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立法实践。在对协同立法进行理论分析后,将协同立法界定为一项立法技术,不涉及立法权限和立法...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协同立法 立法技术 协调发展 
“刑法观”概念何以证立与发展
《地方立法研究》2024年第4期29-46,共18页杜小丽 刘艳红 
刑法观是我国刑法理论界创设的一个本土化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刑法观理论相关研究的整体态势是由盛而衰,即“逐渐繁荣—竞相争鸣—理论淡化—背景式适用”。我国刑法观概念的发展过程,存在主观化过剩、客观化...
关键词:刑法观 犯罪化边界 风险社会 刑法哲学 
论世界模型的隐私机制及其法律规制被引量:1
《地方立法研究》2024年第3期18-38,共21页岳林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隐私问题研究”(2020BFX003)的阶段性成果。
所谓世界模型,是指能够对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模拟和理解的人工智能技术图景。Sora、V-JEPA和Genie等新兴人工智能技术,皆以世界模型作为它们的技术原理和发展方向。本文试图从世界模型的整体发展趋势出发,研究其技术机制将如何影响...
关键词:世界模型 人工智能 隐私机制 个人信息法 数据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