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作品数:11531被引量:655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主办单位:
最新期次:2015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语文课堂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朱庆华常小鸣吴永福官卫星傅远碧更多>>
发文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幽魂叙事小说的叙述魅力——评王华小说《静静的夜晚》叙事特色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68-70,共3页蒋雪鸿 
贵州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科研课题黔北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现代性与地域性研究(项目编号:JD2014195)成果之一
王华小说《静静的夜晚》成功运用了死者叙述视角,以第一人称叙事却获得了超越全知视角的叙述功能,叙事开放自如,平静的叙述基调内隐着作者深切的现实诉求,呈现出别样的叙述魅力。
关键词:死者视角 叙述张力 审美诉求 
论《狮山》悲剧人物的欲求对峙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71-72,共2页谭野 
《狮山》是突尼斯作家穆斯塔法·特利里的一部小说,讲述女主角胡丽娅为保护先人遗产、反对当局在家乡建设旅游景区,作出殊死反抗,最终与政府官员同归于尽的故事。这部小说是个悲剧,在让广大读者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不禁思考:一位乐天知...
关键词:狮山 胡丽娅 欲求对峙 社会疏导 
梅尧臣叙事诗论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73-75,共3页杜佳悦 
"叙事"是文学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梅尧臣在诗歌中加入叙事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一部分以叙事为主要表现手法的叙事诗。梅尧臣的叙事诗中包含了广泛的题材,在艺术上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记事,巧用转折,叙事视角多变。梅尧臣的叙事诗不仅拓展了...
关键词:梅尧臣 叙事诗 内容 特色 贡献 
庄子与陶渊明的生死观之比较探究被引量:1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76-77,共2页洪平 
生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庄子睿智,生则乐生,死则乐死,泰然处之;渊明旷达,纵浪大化,不喜不惧,坦然面对。二者对待生死的态度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但亦有些许差别。本文拟从生死观这一角度,对庄子和陶渊明做一比较探究。
关键词:庄子 陶渊明 生死观 异同 
简说昔盛今衰黍离诗与盛衰无常辩证诗的区别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78-79,共2页江锐 
初高中教材出现的王勃《滕王阁赋》、李白《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刘禹锡《乌衣巷》、姜夔《扬州慢》、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等名诗名词名曲,乍看十分相似,实际上是主题截然不同的两类诗歌,即...
关键词:黍离诗 辩证诗 特点探究 区分方法 
以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80-81,共2页齐海棠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文学就是历史更替的产物,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如果从原始歌谣和神话开始记录,迄今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们是先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成为我们现...
关键词:文化视角 中国古代文学 中心思想 
从唐诗宋词中分析项羽受容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82-83,共2页丁霄晓 
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一般项目
项羽三年灭秦,戏下分封,有人说他有独到的战略眼光与见解。霸王别姬,千古绝唱,有人说他重情重义。乌江自刎荡气回肠,有人说他有失大将之风,胆小、鼠目寸光。唐诗宋词中,许多文人雅士对项羽形象有着特殊的感悟,并从自己的角度对其进行了...
关键词:唐诗宋词 项羽 受容 历时 共时 
中古时期东平吕氏的发展及其特征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84-85,共2页董超 魏少妮 王彩凤 
东平吕氏是中古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一个士族,从魏晋到隋唐,代不乏人。在中古时期的发展中,东平吕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由武质而文质、由军功而科举、由武力强宗而文学世家的特征。这与中古时期士族发展的总体形势是一致的。不过由于它的文...
关键词:中古 东平吕氏 武质 文质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讨被引量:8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175-176,共2页石建思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我国...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运用 研讨 
巧设课前导入,为新课教学开好头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2期177-178,共2页张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巧设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几篇课文的课前导入为例,说明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语文新课教学的课前导入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精心设计 课前导入 激发求知 活力 创造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