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7480被引量:1012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蒙古族高校大学生征稿简则哲学社会科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陈中永于永贺瑞丁晓杰阿明布和更多>>
发文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博物馆开展“形感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进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麦拉苏 高瑞奇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内蒙古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24VSZ109);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常规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GCG2023033)研究成果之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教育空间,具有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等多种可供挖掘的功能符号,是以“形感效”的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北京...
关键词:博物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有形有感有效 
国内“蒙古马精神”研究十年(2014—2024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2-49,共8页徐光寿 隋蕾 李春晖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蒙古马精神’内涵阐释和时代价值”(2023ZZA080);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项目“高职院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路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从2014年6月至2024年5月,国内“蒙古马精神”研究已走过十年学术历程,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十年间以“蒙古马精神”为主题的250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十年来国内“蒙古马精神”研究在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价值意蕴、...
关键词:“蒙古马精神” 成就 问题 研究前景 
内蒙古民族文化互嵌的历史脉络与特点探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0-58,共9页何生海 刘阳 
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及内蒙古的实践路径研究”(21VMZ003);“内蒙古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工程(2023-2027年)”子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内蒙古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研究”(GTTYJGC2024Z07)研究成果之一。
文化互嵌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出于民族自身发展进行的理性选择。通过深度、持续、全面的交往交流交融,出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集”内容,通过文化互嵌从而衍生到心理互嵌,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内蒙古地区各民族文化经过持续...
关键词:内蒙古 民族文化 文化共同体 
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的当代价值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9-66,共8页周端明 胡啟斌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马克思内生技术创新理论研究”(AHSKZ2020D11)研究成果之一。
过高的流通费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障碍。通过构建流通费用、生产成本和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理论模型,揭示流通费用制约国内大循环形成的理论机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深刻阐释的流通费用...
关键词:马克思 纯粹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 当代价值 
毛泽东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奠基性贡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7-71,110,共6页兰莹莹 谢晓娟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索,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他认为,人类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改造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毛泽东强...
关键词:毛泽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以昭君博物院数字文旅寻宝活动为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2-81,共10页曹玲 朱冠宇 
内蒙古“英才兴蒙”工程:文化遗产智能应用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地方历史文献知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22TQB007);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2JBTD016)研究成果之一。
数据要素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动力源泉。笔者从文化数据生产、管理、流通与应用四个方面出发,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文化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模型,并基于价值...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数据要素 价值实现 
游客感知价值对参观博物馆数字展览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2-92,共11页周锦 曹洋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数字时代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2024SJZD124);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银发旅游新需求与江苏文旅消费业态创新研究”(24SYB-048)研究成果之一。
游客参观博物馆展览是现代文化旅游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展览对于促进博物馆旅游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游客参观博物馆的价值感知分为认知、质量、情感、成本和社会5个价值维度,然后构建游客感知价值、满意度及忠诚度之...
关键词:博物馆 数字展览 感知价值 满意度 忠诚度 
试论“大农业观”与“大资源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杨庭硕 张振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南各民族‘小作物’农耕文化的‘大食物观’研究”(23CMZ043)研究成果之一。
近年来党中央立足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形势,顺应食物消费结构新变化,对贯彻落实稳产保供提出新要求,积极倡导大农业,树立“大农业观”。学界对此展开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均缺少对与“大农业观”相匹配的、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大农业观 大资源观 农业现代化 
我国南部山区茶源地茶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以安化茶业研究为中心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1-110,共10页平英志 黄柏权 徐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9ZDA179)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安化是中国著名的茶产地,也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20世纪以来,学界围绕中国茶业发展变迁的研究成果众多。在安化茶业发展现状、发展变迁及影响,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及贸易,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了丰...
关键词:安化茶业 研究成果 未来展望 
中古鲜卑族“颂”文学——国家治理视域下的考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11-117,共7页胡大雷 
国家社科基金“中古鲜卑族文学史研究”(24VJXG013)研究成果之一。
古代中国的鲜卑族,崇尚祖先,多祖先之颂;崇尚战功,多把“纪功”文字刻石勒铭于山中。此外,还有瑞物、山川之颂,更多的则是鲜卑族人物之颂。鲜卑族的“颂”文学,出自其民族性,极大地影响了北魏王朝的社会治理。北魏朝廷有“颂”的管理机...
关键词:鲜卑族 北魏 “颂”文学 国家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