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艺》

作品数:4742被引量:256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俄罗斯文艺》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苏联文学俄罗斯文学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作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王永祥张百春王加兴赵晓彬夏忠宪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风景”与“中国话语”的建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俄罗斯文学研究刍议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4-12,共9页张建华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在我国高校的俄语专业中俄罗斯文学研究独立潮头。无论是研究的话语理论,还是具体的批评实践,不管是宏观的历史审视,还是微观的细部研究,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取得了多领域的进步和突破,已成为国际俄罗斯文学研究学...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研究 中国风景 中国话语 
关于建立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国学派”的若干思考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王宗琥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俄罗斯文学中‘人’的观念研究”(22AWW00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围绕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构建展开详细论述,从理论基础到实践路径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理论层面,文章提出了“中国学派”构建的四个核心要素:中国视角、世界眼光、比较意识和人类情怀,并强调了中国视角作为“中国学派”核心...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研究 “中国学派”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敬畏生命的诗——读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董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俄罗斯小说的‘文化重建’与文学传统的关系研究”(22BWW027)的阶段性成果。
阿斯塔菲耶夫(В.П.Астафьев)作为苏联文学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中追求纯粹的人道主义精神。阿斯塔菲耶夫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为对生命的敬畏。这一点在小说《鱼王》里得到鲜明的体现。通过具体细致的对物的书写,作...
关键词:阿斯塔菲耶夫 《鱼王》 西伯利亚书写 敬畏生命 
阿斯塔菲耶夫的生态文学书写与生态哲学思想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于明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投标项目“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17ZDA283)中期成果。
作为20世纪俄罗斯生态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阿斯塔菲耶夫对自然的描绘手法多样,有科普式的发现式书写,审美式的步入式体验,宏大的概念性描述,意象化的自由叠加等。阿斯塔菲耶夫观念中“人”的概念包含自然人与人类社会两层。自然层面,人...
关键词:阿斯塔菲耶夫 《鱼王》 生态文学 生态哲学 整体主义伦理观 
论阿斯塔菲耶夫小说创作中的艺术自白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45-58,共14页刘净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俄罗斯小说中的中国神话叙事研究(1991-2022)》(23BWW062)的阶段性成果。
阿斯塔菲耶夫的艺术自白具有独特的创作逻辑与固有的艺术特征。一方面,作家继承了忏悔审美意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自我体悟、对人类存在的终极思考、对揭露自我与重塑自我的宗教道德旨归;另一方面,又融入了极具现代性的民族自我修正意识...
关键词:阿斯塔菲耶夫 艺术自白 小说 政论性 宗教道德 
“民间谣曲”:古罗斯民族记忆的诗意呈现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吴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文学基本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24&ZD24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俄罗斯古代诗歌发展史”(21FWWA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旨在探讨古罗斯文学中的“民间谣曲”及其作为脑文本对民族记忆的诗意呈现。古罗斯的“民间谣曲”和“壮士歌”都属于民间文学以及口头文学的范畴,是脑文本的产物。“民间谣曲”是篇幅较为短小的叙事诗,内容涉及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古罗斯文学 口叙文学 民间谣曲 壮士歌 
整体意义的拆分与聚合——论契诃夫《海鸥》在中国的接受和舞台阐释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71-87,共17页栗征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契诃夫戏剧与中国话剧的现代性追求”(21BB030)阶段性成果。
“海鸥”意象是阐释《海鸥》的关键。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的阐释者普遍把尼娜视作海鸥精神的化身,但时至今日,对“谁是海鸥”的回答已经从尼娜扩展至剧中所有角色乃至于全体人类。作为象征意象的“海鸥”涵括了我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借...
关键词:《海鸥》 契诃夫 接受 意象 舞台阐释 
马卡宁小说《天空与群山相接的地方》中的流动性书写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宫清清 
浙江外国语学院博达教师科研提升专项计划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音乐与文学的“综合”:俄苏文学的跨媒介书写》(2024QNZD5)阶段性成果。
《天空与群山相接的地方》是马卡宁以乡村音乐文化嬗变为背景,把交通发展带来的时空体验转化为形式实验,将传播媒介的变迁引发的震惊经验纳入写作题材和美学实验创作的一篇关于音乐的小说,其突出特征是流动性。通过披露乡村音乐传统消...
关键词:马卡宁 流动性 音乐灵韵 媒介 现代性 
俄罗斯文学批评中的新现代主义研究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100-112,共13页朱艳红 
新现代主义是在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批判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思潮。俄罗斯文学批评界对新现代主义的研究起步于20-21世纪之交,主要集中在诗歌领域和小说创作领域。关于新现代主义的起源俄罗斯文学批评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现...
关键词:新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文学批评 
论拉什迪《金屋》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接受
《俄罗斯文艺》2025年第1期113-127,共15页张锦 
《金屋》是印裔作家拉什迪的新作,小说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接受一直为学界所忽视。人物形象上的圣愚痕迹,情节构造对《罪与罚》的化用以及叙事策略同复调小说的共鸣,是《金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着深刻关联的重要表征。但是,拉什迪又通...
关键词:拉什迪 陀思妥耶夫斯基 《金屋》 影响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