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作品数:1555被引量:6586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乡村城市设计人居环境城市更新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赵万民王竹杜春兰李和平邢忠更多>>
发文机构: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新地域建筑内涵、方向与新蒙地建筑的实践探索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1-6,共6页张思慧 张鹏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4A2016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建筑正面临文化传承与现代技术融合、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挑战。本文聚焦我国新地域建筑的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其如何在现代建筑实践中兼顾传统文化、技术创新与生态适应性。文章首先梳理...
关键词:新地域建筑 新蒙地建筑 文献研究 发展趋势 
中国地域建筑的新起点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7-11,共5页李士桥 
地域建筑的概念起源于欧美建筑对全球化现代建筑的批评;现代建筑的中心观念之一是建筑的普遍性,即脱离传统的建筑对世界各地都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地域建筑认为,建筑应该与地域的特殊条件相结合,包括文化、气候、材料和技术等。本文指出...
关键词:地域建筑 印欧文化 物化思维 中国式思维 对话 
粗野的地域:新粗野主义的地区分异及其当代价值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卢健松 曾毅超 徐伊玲 
陈张敏聪夫人慈善基金项目(IR 91/9906)。
一种建筑的思想,或相应的设计手法,不会简单的隐没,其间有价值的部分会以不同的方式留存下来。为了提炼“新粗野主义”的价值,首先,本文对1950—1960年间“新粗野主义”的概念和思想重新梳理整合,以得到具体的概念特征;其次,本文对1960...
关键词:新粗野主义 地区 分异 当代价值 
解构“此时此地”——从刘家琨的何多苓工作室看地域性实践的时空进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陈瞰 
“此时此地”作为地域性建筑实践的一种常见表达,长期以来其内涵的复杂性尚未被深入挖掘。本文从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将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引入空间生产的框架,重新审视“此时此地”概念,旨在揭示其内在的差异性张力及动态演化进程。研究...
关键词:时空进程 此时此地 地域性 解构 刘家琨 后评估 
基于动态完善的地域性乡村营建策略与实践研究——以重庆市三河村为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田琦 李文 
乡村营建活动蓬勃发展,为衰弱凋敝的乡村提供了可行的振兴路径。文章思考了当下乡村建设的现状,对以项目设计、施工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为目标的传统静态式乡村营建进行反思,提出营建的动态完善不仅是解决目前乡建成果良莠不齐现状的...
关键词:乡村营建 静态完成 动态完善 营建成果 
新城市主义海岛新城的当代中国探索——舟山长峙岛如心小镇实践解析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王丰 支文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34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城建设成为塑造理想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舟山长峙岛如心小镇结合新城市主义理论,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新城建设参考案例。本文梳理如心小镇的开发建设过程,探讨新城市主义在中国...
关键词:长峙岛 如心小镇 新城 新城市主义 社区 
面向SDGs的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徐冰鑫 王鹏龙 王勤花 王宝 高峰 赵雪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800700)。
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之重要支撑,亦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核心内容。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判断人居环境的发展阶段、发展质量和发展程度,是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 文献计量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评价指标体系 
虚拟现实体验对自然环境心理疗愈评价影响研究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刘湃 邹青君 杜铮蕊 李爽 沈添元 马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19BMZ087)。
自然疗愈是缓解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措施。由于场地和被试者自身健康条件等原因,自然疗愈的应用一直存在诸多限制。虚拟现实技术因可模拟仿真物理环境,在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目前虽有相关研究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自然疗愈,...
关键词:虚拟现实 疗愈评价 自然环境 环境复愈性 
从汉字构形学视角看中国早期居住建筑类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209-217,共9页胡斌 伍惠颖 陈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004)。
作为中国早期先民的重要创造物,文字与建筑都反映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通过分析汉字构形可以阐明汉字与建筑之间的形意同构特征,可以为以文字构形与构意为基础研究建筑类型演化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以甲骨文、金文以及先秦传世文献中...
关键词:先秦 古文字 汉字构形学 居住建筑 
基于历史图景信息解译的敦煌壁画城垣范型演变研究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第1期218-224,共7页耿满国 唐相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68040);甘肃省建设科技软科学项目(JK2022-21)。
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的璀璨明珠,敦煌壁画的建筑学研究对补充古代建筑史料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敦煌壁画77幅城垣图像为研究对象,借助图像复写提取城形、墙、门和城外环境等要素,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其蕴含的信息进行解译。研究发现:第...
关键词:敦煌壁画 城垣 范型演变 信息解译 历史图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