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集刊》

作品数:806被引量:66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语言研究集刊》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方言语法化汉语语言研究电子文本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作者:陈振宇梁银峰霍四通张新华陈忠敏更多>>
发文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morphology与汉语语言学中的“形态”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1-20,M0003,共21页金立鑫 杨炎华 
morphology是语法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尤关语言的词类划分问题。然而,汉语学者对morphology这一术语的理解和使用并不统一。文章梳理了欧美语言学界经典文献中有关morphology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历史变化,以及传统主流汉语学者所说的“形态...
关键词:MORPHOLOGY 形态 词法 句法 广义形态 功能性语素 
“才”字目的句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21-35,M0004,共16页伍依兰 朱斌 袁陈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现代汉语源流考”(项目编号22&ZD29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汉语排他性范畴研究”(项目编号20YJA740046)的资助。
“才”字目的句,是由关联副词“才”构成的目的复句。从关联标记的使用看,有时使用目的标和“才”配用,有时使用目的标、结果连标和“才”配用。“为了………才”是“才”字目的句的常用句式,“为了”前可添加七类成分:断言成分,范围成...
关键词:才目的句 必要性 唯一性 
从焦点到情态:评注标记“等于说”的功能实现及其路径问题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36-50,M0004,M0005,共17页李宇凤 朱嘉诚 
从现有语料来看,“等于说”是从偏正短语副词化而来的一个评注标记。文章的主要观点是,“等于说”的核心功能来自焦点运作,带有篇章衔接、焦点凸显、预期标记、情态表达等特征,在语义形式上通过焦点算子把左界命题运算化。“等于”自身...
关键词:“等于说” 焦点运算 副词化 评注标记 
“V得一V”构式探析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51-60,M0005,共11页刘永华 
“V得一V”构式是“V一V”构式的扩展式之一,可以追溯到动词重叠式“VV”。该构式萌芽于南宋,活跃于元明清,现代汉语中有少量遗存。该构式与“V了一V”“V上一V”有平行关系和竞争关系,具有四种语法意义,其中的“得”是表达“V一V”能...
关键词:V得一V   
基于预期理论的延续副词研究——以“依然、依旧、仍然、仍旧”为例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61-83,M0005,M0006,共25页姜毅宁 
文章选取了语义较为单纯的“依然、依旧、仍然、仍旧”四个延续副词,详细考察了延续副词的语义特征和语篇类型。延续副词的延续义是预设义,它是不能被取消的。当延续副词用在当前信息句中充当焦点信息时,它以出现在具有逆转关系的转折...
关键词:依然/依旧/仍然/仍旧 延续义 反预期义 预期结构 
“弄”字句及物性再探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84-99,M0006,共17页钟小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汉语广义及物性研究”(项目编号22FYYB008)资助。
基于大量真实语料,文章全面探讨了“弄”字句在十个及物性参数上的表现,分析显示,“弄”字句是中及物性的。分析还显示,补语、语体与“弄”字句及物性也相关。文章还提出了基于统计的“及物性假说”,并以“弄”字句和“搞”字句及物性...
关键词:“弄”字句 “搞”字句 及物性参数 “及物性假说” 
上古汉语“如何”“何如”关系考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100-114,M0006,M0007,共17页温晓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与修订研究”(项目编号17AYY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上古汉语中“如何”“何如”在表示询问情状、征求意见、反诘、询问方法、询问原因等含义时,可以互换。“如何”由“如×”与“何”构成的状中结构省略而来;“何如”主要由“像什么”义引申而来,为宾语前置的动宾结构。来源的不同导致...
关键词:如何 何如 结构 来源 关系 
从“老”族派生词看构词对多义语素的选择和发展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115-127,M0007,共14页杨贺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汉语词法史”(项目编号22XNA032);国家规划办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汉语派生词发展史”(项目编号18BYY185);国家规划办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项目编号10AYY004)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典型非同质单音多义语素为研究内容,以“老”族派生构词为切入点,观察双音组合对多义语素“老”入词的制约和影响。观察多义语素“老”和词缀语素“老”的区别与联系,并归纳了派生词义对词素义吸收和发展的四种情况,以观察这一类...
关键词:构词法 派生词 多义语素 语素义 合成词义 
“傀儡”考源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128-150,M0007,共24页蔡克烂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邮二王校改《说文》研究”(项目编号:21YCX021)阶段性成果。
目前,对于“傀儡”一词的研究成果颇多,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文章考察了“傀儡”的来源及其在各个时代的流变情况,揭示了其源词当为“魁壘”,命名理据为事物如“块状”,进而证实了其为本土词而非外来词、傀儡戏也是本土剧种;同时探讨了“...
关键词:傀儡 魁壘 词源 傀儡戏 
释金文中的“睗”“怡”“上率”
《语言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151-156,M0008,共7页陈晓聪 
2021年广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战国纪年兵器铭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GD21YZY02)的阶段性成果。
卫簋铭文中“睗”的写法较为特殊,经过仔细的梳理,其形体演变的途径基本可知。鸟虫书钟铭文中的“■”可读为“怡”,它所在句子应读为:“台(以)乐宾■(怡)志,■(燮)事者(诸)侯。”原称为“率鼎”的器主之名应改为“上率”,鼎应更名为“...
关键词: 怡志 上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