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作品数:7604被引量:47605H指数:78
导出分析报告
《国际贸易问题》
主办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出口实证研究实证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作者:薛荣久林桂军魏浩黄建忠刘海云更多>>
发文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化融合”与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赵家章 王欣睿 展金泳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北京市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风险及防范研究”(SM202110038012);首都高端智库研究项目-重大项目“京津冀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研究”(GDZK20230107004)。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以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设立为政策冲击,实证检验了“两化融合”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两化融...
关键词:“两化融合”试验区 出口产品多元化 双重差分模型 技术融合 市场拓展 
数字产品贸易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兼论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20-37,共18页李震 柴范 蔡宏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贸易开放驱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机制;效应与对策研究(24BJL035)。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后者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借助WTO《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达成全面协议引致的数字产品进口关税削减这一契机,本文构建行业数字产品进口强度指标,利用中国2011—2022年...
关键词:数字产品贸易 生产效率 《信息技术协定》 全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力 
跨境电商能否激励中国品牌国际化——基于海外商标申请视角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38-53,共16页任婉婉 丁奕汝 郝宇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7190317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国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路径研究”(LQ19G030005);浙江省社科规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数字集群视角下中间品贸易‘新三元悖论’的破解机制及路径研究”。
海外商标申请是推动品牌国际化的关键路径。作为贸易新业态,跨境电商为制造业企业品牌国际化注入了新动能。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与WIPO提供的尼斯分类海外商标申请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了跨境电商对海外商标申请...
关键词:跨境电商 海外商标申请 品牌国际化 
贸易开放、人工智能发展与中国性别收入差距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54-70,共17页李苹 方浩丞 张兵 
中央高校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国际比较及新常态下的提升路径研究”(96176403);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306200134)。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角构建了贸易开放对性别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同生产技术、不同要素投入和不同性别的劳动力,并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性别收入差距,而...
关键词:贸易开放 人工智能 性别收入差距 体力要素 非体力要素 
外部需求对出口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71-88,共18页谢娟娟 吴慧 王青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22BJY19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外需冲击、双循环重心转移与制造业绿色转型研究”(23YJC790139)。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外部需求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其次,利用200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部需求扩张整体上对出口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改善劳动要素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呈现...
关键词:外部需求 劳动收入份额 促进竞争效应 出口规模效应 
跨国投资、子公司类型与母公司全要素生产率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89-106,共18页陈启斐 岳中刚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服务业双重开放、供应链网络重构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72173062);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服务业双向开放重塑我国供应链网络的机理、路径与对策研究”(21YJC790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影响研究”(24&ZD05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格局下数字平台赋能传统产业集群价值链升级研究”(23BJL078)。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上市公司年报,采用文本分析法梳理出企业跨国投资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跨国投资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跨国投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验组的全要素生产率比对照...
关键词:跨国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投资类型 
公共数据开放是否促进了城市层面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107-122,共16页彭羽 丁佰林 杨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制度型开放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创新研究”(20&ZD062)。
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21年293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公共数据开放对当地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据开放对当地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有显著...
关键词: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外商直接投资 制度性交易摩擦 
数字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123-139,共17页闫珂 杨来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碳中和、碳达峰约束下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及贸易结构优化研究”(22AGJ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精品力作培育项目“碳中和、碳达峰约束下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及减排潜力与政策研究”(2021ECNU-JP004)。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逐渐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全球价值链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新动力。本文聚焦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碳减排效应,从增加值视角出发,考察数字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全球价值链 数字增加值 出口贸易隐含碳 碳排放强度 
恐怖袭击如何影响跨国并购--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140-158,共19页韩永辉 罗瑞霖 麦炜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产业链重构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影响及中国应对研究”(21&ZD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政策对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理论机制、实证识别与中国方案”(7207303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面向全球价值链的产业政策治理研究”(2022B1515020008);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课题“新发展格局下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SFQZD2402)。
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威胁事件频发,尤其是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已严重危害到国家间的正常经贸往来。本文基于2000一2020年137个国家(地区)2877个样本的恐怖袭击伤亡人数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数据,考察恐怖袭击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机制及...
关键词:恐怖袭击 跨国并购 “一带一路”倡议 
跨境资本流动、银行脆弱性与双支柱调控
《国际贸易问题》2025年第2期159-174,共16页顾海峰 童晓力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发展格局下双支柱调控框架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及政策研究”(2023BJB013)。
银行脆弱性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动因,高效治理银行脆弱性对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体系测度银行脆弱性指标,选取2011—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脆...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 银行脆弱性 双支柱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