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

作品数:4767被引量:11166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民族艺术》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艺术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壮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叶舒宪彭兆荣施爱东李修建方李莉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艺术遗产学:新学科之学理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彭兆荣 
当下,我国的教育学科体制涌现出新学科的发展趋势,“艺术遗产学”便是一个例证。然而,这一新学科究竟包含着哪些基本元素、要素,学理、道理,亟须厘清,特别是“遗产事业”成为当今人类面临重大危机和挑战之时,由联合国主导的世界重大事...
关键词:艺术遗产 艺术遗产学 学科建设 新学科 文明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辞学阐释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76-86,共11页牛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传统伊斯兰建筑遗产文化档案建设与本土化发展研究”(20&ZD209)阶段性成果。
从哲学角度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类之“语言”和“社会”双重实践中被建构的文化主题,其不仅蕴含深刻的价值逻辑,亦包含生动的修辞实践,是一个由诗性—逻辑性、隐喻—转喻、人化—物化之关系构成的修辞体系,其目的是重建人与世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修辞学 主体性 情感经济 生产力 
多元遗产观与遗产政策协商:《非遗公约》框架中有关商业化立场的演变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唐璐璐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体系研究”(23BZW168)阶段性成果。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框架中,“商业化”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通过对2006至2023年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历届会议及相关国际文书的考察可以发现:教科文组织从最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持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业化 遗产政策 可持续发展 社区 
砖雕“麒麟献瑞、福在眼前”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95-95,F0004,共2页杨书娟 
明清时期,砖雕被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其主要用于装饰屋脊、大门、照壁、窗、墙面等处,特别是门楼、门罩运用最多,也最为讲究,往往是民居建筑雕饰的精华所在。题材上,以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祥禽瑞兽、梅兰竹菊等寓意吉祥、人们喜闻乐见...
关键词:浅浮雕 阴刻 装饰作用 雕刻技法 梅兰竹菊 神话人物 装饰风格 砖雕 
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原则的意大利思想渊源——纪念意义的永续留存与艺术品格的大众认可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96-108,共13页李正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推进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研究”(22AZD071)阶段性成果。
真实性原则作为检验变化中的文化遗产是否还是其自身的标准具有意大利思想渊源。历史上意大利的修复实践主要在于恢复文化遗产的纪念意义和实用功能,体现了修旧为用的立场。意大利早期修复学者博伊托和乔万诺尼重视作为纪念物的文化遗...
关键词:文化遗产 真实性原则 意大利修复学派 评论式修复 现象学 
2024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热点扫描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王永健 
2024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领域涉及“理论与学科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区域国别艺术”“艺术乡建”“艺术民族志书写”“艺术与认同”等热点话题,展现了学界对当代社会发展与文...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艺术民族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遗产 艺术乡建 
意会与言传:民间音乐教育中“口传心授”的知识形态与层级特征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117-129,共13页杨银波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五维’目标研究”(JXJG-23-14-9);赣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间音乐教育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BSJJ202354)阶段性成果。
凡以语言、声音、肢体、表情等直观可感的方式传达的内容均为显性的“口传”知识,与事实、示范、评价、乐谱、口诀、比喻等要素有关;凡无法通过语言、声音、肢体、表情等直观方式传达的内容均为隐性的“心授”知识,多与韵味、程式、情...
关键词:中国民间音乐教育 口传心授 教育视角 知识形态 教学法 
再现、表层交流和共享:跨文化遭遇的三个基本模式——北美艺术创作的“中餐馆”母题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130-145,共16页李牧 
南京大学文科卓越计划“中长期研究专项”“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
自19世纪末以来,“中餐馆”主题绘画不时出现在美国绘画创作中,构成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重要事件。此类艺术创作的创作动因、内在机制和历史脉络,揭示出跨文化遭遇的三个基本模式,即再现、表层交流和基于亲密性的共享(或者部分共享)的...
关键词:跨文化艺术史 海外中餐馆主题艺术 艺术母题 阿什坎画派 美国绘画创作 
稿约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168-168,共1页
《民族艺术》重点刊发各类关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文章,尤其欢迎选题独特、材料丰富、想法新颖、视野开阔的文稿,提倡立体性跨学科研究。来稿请注意以下几点:1.稿件请发电子稿至唯一的投稿邮箱:minzuyishu001@126.com,并请尽量提供...
关键词:视野开阔 图片资料 详细通信地址 书写格式 立体性 电子稿 跨学科研究 文章内容 
“新质生产力建构中的‘文化产业驱动和美乡村’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项目负责人皮永生简介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皮永生,博士、教授、正高级工业设计师,四川美术学院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首届“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获“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兼任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艺术建设专委会副秘书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家服务团...
关键词:四川美术学院 高校联盟 教学成果 文化产业 博士研究生导师 工业设计师 乡村振兴 省部级领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