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作品数:3525被引量:16782H指数:36
导出分析报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主办单位:扬州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大学生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陈家麟冯锐孟祥林赵蒙成史华楠更多>>
发文机构:扬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及其对“全面发展”的深化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1-6,共6页陈怡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其核心并未得到明确的认识。“和谐发展”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即“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从而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建设。“和谐发展”也是对“全面发展”的深化。中...
关键词:素质教育 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 
陶行知教育研究成果文体多样性的社会普及意义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7-19,共13页靳雪瑞 栗洪武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史研究”(BOA220189)。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文集》文本的文体梳理,发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研究成果呈现多样化的文体风格,表现形式有:贯穿“真”与“实”的教育论说;风趣幽默、说理透彻、简洁精当的大众演讲;语言亲切、态度鲜明、直抵人心的书信;重创意、...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陶行知 教育研究成果 教育研究文体 教育研究普及性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议程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马星 李哲哲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高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与推进策略研究”(22JYB023);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江苏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研究”(JGKT24_B01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是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政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议程的开启与推进受多方面影响,多源流理论作为解释政策过程的有效工具,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议程设置提供了清晰的...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科技政策分析 
福建高等教育供给侧问题及改革方向——基于STAR模型的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姚成林 
2021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JAS21245)。
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福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外部推动,福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其供给侧改革的内在动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是福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动因。用人力资源管理STAR模型,分...
关键词:福建高等教育 教育供给侧改革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强省建设 
科研机构组织支持体系与博士后学术职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38-49,共12页卿灿 何沛芸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学缘结构与学术创新发展研究”(KYCX23_0030)。
基于组织支持理论,采用2020年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实证探讨科研机构组织支持对博士后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组织支持对博士后学术职业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学术发展机会、学术培训指导等信息支持对博士...
关键词:组织支持 学术职业发展 学术适应性 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管理 
超期清退博士生形成过程及其边缘化轨迹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50-63,共14页杨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专业社会化视角下人文社科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及对策研究”(23YJC88012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理科拔尖博士生筛选路径优化及政策保障研究”(24LK0208);2023年上海大学青年英才启航计划资助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工科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博士生超期问题日益严峻。采用教育叙事分析法追踪调查5名超期清退博士生,以探索博士生超期的生发机制和缓释之道,并从动机偏差、身份模糊、角色失范和行为选择4个维度,构建了超期清退博士生的边缘化轨迹,结果表明:“书斋式”学科...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 博士生超期 博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生淘汰制度 
现代人格养成视野下的三维互构式德育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64-76,共13页陈卓 吴欢 
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机制研究”(23JDSZKZ05);2024年度浙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大学生品德教育的理论逻辑、运行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gjzd2401);2024年度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通识课程整体性教学的方法论体系建构”(jgzd202412)。
养成时代新人现代人格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内容。立足于新的品德三维结构说,建构三维互构式德育,有利于促进时代新人现代人格养成。在逻辑向度上,围绕从品德三维结构说到三维互构式德育这条主线,探究价值建构、真知探...
关键词:现代人格 品德三维结构说 三维互构式德育 
欧美大学科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理念、动力、模式和保障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77-88,共12页倪凤钦 叶信治 
2024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教深度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FGJY202408);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重点项目“大中小学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研究”(FJGHZD22-04)。
培养创新人才是各国高教的重要使命,欧美大学正在以科教协同方式培养创新人才。以讲座为主的科研引领型、以习明纳为主的科研导向型和以研究项目为载体的科研为本型科教协同育人模式,是这些国家大学中常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德...
关键词:欧美大学 科教协同育人 创新人才培养 
澳大利亚职前教师的教学表现性评估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89-100,共12页胡天助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青年项目“嵌入性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路径研究”(23DJC005)。
培养优质职前教师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一些国家实施了职前教师教学表现性评估。基于联邦政府对教师教育治理的不断干预、社会大众及媒体对教师教育质量的关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革的驱动等大背...
关键词:教师教育 职前教师 教学表现性评估 
高校思政课建设路径的整体性探析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杨文文 陈兴山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历史观视域下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贡献研究”(23BKS028);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湘潭大学)(21SZJS43010530)。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要培育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加...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思政课整体性构建 立德树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