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

作品数:12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主题:学问中学数学教育中学教育文化亲身经历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导报》《基础教育论坛》《天文学进展》《考试(新英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俯仰视角影响下的虚拟现实头部旋转增益研究
《计算机科学》2025年第4期212-221,共10页谢泽华 傅月瑶 何煜 胥森哲 任洋甫 于歌 张松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0905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32012);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221100007722001);清华-腾讯互联网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
在虚拟现实中,增加头部旋转增益,可显著提高用户的探索效率。由于空间限制,用户常需进行大幅头部旋转以观察整个场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舒适性。应用头部旋转增益能够在小幅旋转头部的前提下实现虚拟场景的大角度旋转,使用户能更轻...
关键词:虚拟现实 重定向行走 旋转增益 俯仰角下的头部旋转 
虚拟现实中场景和时间对用户空间方向认知的影响
《图学学报》2024年第6期1349-1363,共15页任洋甫 于歌 傅月瑶 胥森哲 何煜 王巨宏 张松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ZD0112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32012);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221100007722001);清华-腾讯互联网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项目。
方向感是用户通过观察或漫游场景,根据个人感知建立心理地图,并理解和判断地图信息,产生对方向、角度、距离等信息判断的能力。在心理学和医学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方向感由空间记忆、空间感知、空间想象等多重因素影响。在虚拟环境中,...
关键词:虚拟现实 方向感 角度 距离 时间 空间认知 
从高等教育出发谈谈我对基础教育的期待被引量:2
《中国基础教育》2022年第9期13-16,共4页丘成桐 
苏轼曾写道:“我梦人小学,自谓总角时。不记有自发,犹诵论语辞。”可见启蒙教育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对于如何教,欧阳修写道:“然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趟于善。其勉于人者勤,其人于人者渐。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于礼...
关键词:善教者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启蒙教育 急于事功 循循善诱 润物无声 欧阳修 
院士高吟
《中华诗词》2016年第3期8-8,共1页谢家麟 谭靖夷 王绶琯 文伏波 黄宏嘉 陈灏珠 黄文虎 任继周 张勇传 朱晓东 曾庆存 杨叔子 王玉明 高金吉 潘云鹤 吴硕贤 丘成桐 
得展平生志,工成利在民。百年争旦夕,万木喜逢春。
关键词: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与早期宇宙结构形成被引量:9
《天文学进展》2015年第1期59-83,共25页龚雪飞 徐生年 袁业飞 白姗 边星 曹周键 陈葛锐 董鹏 高天舒 高伟 黄双林 李玉龙 刘影 罗子人 邵明学 孙宝三 唐文林 于品 徐鹏 臧云龙 张海鹏 刘润球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课题(XDA0407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5255;11171329);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201105032);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Y3KF281CJ1)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研究宇宙早期恒星演化和星系形成、黑洞和星系的共同成长等天文学和宇宙学重大问题的一条重要可能途径。经过两期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预研究课题的开展,通过权衡技术的可行性与科学的前瞻性,选择以高红移开始的...
关键词:引力波 冷暗物质等级结构形成模型 中等质量黑洞 双黑洞并合 
基于速度梯度张量的四元分解对若干涡判据的评价被引量:12
《物理学报》2014年第5期249-255,共7页李震 张锡文 何枫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批准号:2012CB72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072130)资助的课题~~
本文基于速度梯度张量分析,对其中四种ω判据、Q判据、w判据、λci判据的物理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揭示各判据常用等值面展示的涡形态或强度的实际物理意义.首次采用基于速度梯度张量正规性的四元分解,将流体微元的运动分解为胀缩、沿...
关键词:涡判据 速度梯度张量 四元分解 
学问、文化与美
《师道(人文)》2013年第5期6-9,共4页丘成桐 
中学是培养人才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我非常愿意和中学生交流。由于中学生数学奖的评选,我也了解了国内中学的一些情况,总的来说很不错,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实我没有受过教师的训练,也没有在中学教过书,我今天来到这里...
关键词:学问 文化 中学数学教育 中学生 学生交流 中学教育 亲身经历 数学奖 
读书与做人
《考试(新英语)》2012年第5期20-21,共2页丘成桐 
不久前,著名华裔数学家、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得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院士在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做了《读书与做人》的主题报告,谈教育问题,谈学习方法,谈做学问,方方面面,精彩纷呈。
关键词:做人 读书 清华附中 菲尔兹奖 终身教授 哈佛大学 主题报告 科学中心 
学问、文化与美(节选)
《基础教育论坛》2012年第4Z期21-22,共2页丘成桐 
中学是培养人才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非常愿意和中学生交流。由于中学生数学奖的评选,我也了解了国内中学的一些情况,总的来说很不错,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实我没有受过教师的训练,也没有在中学教过书。
关键词:中学教育 中学数学教育 我自己 中学物理课 大学附属中学 物理学发展 个人品德 培养人才 沃尔夫数学 
学问、文化与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演讲被引量:4
《人民教育》2011年第24期30-33,共4页丘成桐 
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到今年已经成立110周年了。历史上培养了很多人才,我在这表示钦佩。中学是培养人才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非常愿意和中学生交流。由于中学生...
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学问 文化 中学数学教育 学生交流 中学教育 亲身经历 数学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