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作品数:15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彭丽君别俊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屠格涅夫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词法分析现代俄语语言发展更多>>
发文期刊:《俄罗斯文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音乐生活》《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走进”俄罗斯的传播之路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易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俄罗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学术史考察”(项目编号:23YJC760146)的阶段性成果;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7世纪以来俄罗斯视野下的中国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1B0089)的阶段性成果
17世纪末缘起于西欧的“中国热”开启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走进”俄罗斯的大门。苏联时期在意识形态因素的驱动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得到进一步加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提出并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且积极推动中华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俄罗斯 传播 
格鲁别尔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
《音乐生活》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易鑫 
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俄罗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学术史考察”(项目编号:23YJC760146)的阶段成果;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十七世纪以来俄罗斯视野下的中国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1B0089)的阶段成果。
罗曼·伊利奇·格鲁别尔(РоманИльичГрубер,1895—1962)作为苏联著名音乐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是俄罗斯比较音乐学以及东方音乐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学者之一。他研究领域宽广,学...
关键词:比较音乐学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学术遗产 音乐教育家 格鲁 音乐史学 音乐学院 俄罗斯 
赫尔岑与屠格涅夫的“汉尼拔誓言”:神话与现实
《俄罗斯文艺》2018年第2期12-21,共10页瓦·卢金娜 刘雅仪 
本文探讨的是两个誓言的发展始末,这两个誓言是赫尔岑和屠格涅夫这两位为解放农奴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作家在年少时许下并坚守了一生的誓言。文章重点阐明了屠格涅夫"汉尼拔誓言"的起誓时间和状况,目前该誓言是否存在,正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怀...
关键词:“汉尼拔誓言”农奴制 斯坦科维奇 屠格涅夫的世界观 
“中国文学——了解中国信息的主渠道……”
《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1期153-157,共5页阿·卡尔柳凯维奇 刘雅仪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俄国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2]401号)之阶段性成果
娜杰日达吉尔诺索娃是乌克兰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因为她的不懈努力,丰富多彩的中国现代小说才得以进入今日乌克兰人民的视野。我们的访谈主要围绕吉尔诺索娃对中文作品的选择、翻译的困难性与复杂性等几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中国文学 主渠道 信息 中国现代小说 乌克兰 翻译家 汉学家 复杂性 
《别尔金小说集》的叙述者形象研究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3期98-104,共7页高荣国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俄国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2]401号)的阶段性成果
在俄国小说发展史上,《别尔金小说集》是开一代散文叙事新风之作。普希金通过塑造假托作者兼叙述者别尔金这一个性化形象,对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俄国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时代局限性、发展历程及其叙述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改革。...
关键词: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叙述者 叙事功能 
俄罗斯侨民对肖洛霍夫的判辨
《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3期33-37,共5页中野由纪夫 别俊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俄国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2]401号)之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研究20世纪30至70年代俄罗斯侨民对肖洛霍夫的判辨问题。格列布·斯特鲁维和鲍里斯·菲利波夫的提供的资料表明,肖洛霍夫1965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所引发的反应,以及他在1966年苏共第23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日益得到研究者们的...
关键词:肖洛霍夫 俄罗斯 侨民 诺贝尔文学奖 70年代 20世纪 菲利波夫 代表大会 
中国冈察洛夫研究史论、误读及其原因探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第1期86-91,共6页高荣国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冈察洛夫研究:奥勃洛摩夫性格的文化阐释"(项目编号:12BWW023);2013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冈察洛夫译介史论及其误读研究"(项目编号:13YBA413)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受俄苏文学批评传统和中国社会语境的双重影响,我国的冈察洛夫研究基本沿袭了俄苏文学批评的方法和路径,这导致国内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有所欠缺,而且在某些特定时期因为国内社会环境及其研究者的个人喜好而导致冈察洛夫的作品内涵被曲...
关键词:冈察洛夫 研究史 误读 西方派与斯拉夫派之争 
语言迁移与基础俄语教学的优化被引量:4
《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第4期70-73,50,共5页朱蝶 朱珊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俄语基础阶段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有效运用"语言迁移"原理,充分利用"零起点"学生良好的"汉语(L1)+英语(L2)"优势,引导学生在俄语(L3)的学习过程中建立"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优化基础俄语教学。
关键词:语言迁移 优化 基础俄语教学 
先例现象与俄语幽默的生成被引量:6
《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彭丽君 
本文以俄语语言幽默为研究对象,以先例现象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俄语幽默的生成。指出在解读这种类型的俄语语言幽默时,单一的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具备深厚的文化背景修养。
关键词:俄语幽默 先例现象 生成手段 
试论翻译中的对应与配合艺术
《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202-205,共4页彭丽君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C605)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传输与移植。翻译是一种对应与配合的艺术,语义对应和修辞对应是风格对应的前提和基础,风格对应是语义对应和修辞对应的目的和归宿。在翻译活动中通过三者的对应和有机配合达到与原文的...
关键词:翻译 对应与配合 语义 修辞 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