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工学院社会科学部

作品数:60被引量:1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中文李佳徐晓旭李刚王玉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生涯规划风险投资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社会科学辑刊》《经济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南通工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隔阂与融合——抗战时期重庆“上下江人”的求同存异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146-149,共4页朱丹彤 
抗战时期 ,当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下江人”涌入重庆之后 ,由于经济、文化、思想水平、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使其在与四川本地人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抵触、排斥、交流、融合的互动现象 。
关键词:抗战时期 重庆 “上下江人” 隔阂与融合 
生涯规划与适应教育创新——论标本兼治的目标确立适应教育模式被引量:11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年第11期1-4,共4页周围 
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是问题应对模式,根据生涯规划的基本思想,解决适应问题、确立适应教育之根本在于引导大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因此,应以标本兼治的目标确立适应教育模式代替问题应对模式。
关键词:适应教育 生涯规划 问题应对模式 目标确立模式 
抗战时期重庆的婚姻问题初探被引量: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107-111,共5页朱丹彤 
婚姻与家庭问题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社会变动时期更易成为社会的焦点之一。抗战时期的重庆,由于战争所导致的社会变动,也引发了人们对婚姻与家庭在观念、态度、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本文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这种变动的原因、...
关键词:抗战时期 重庆 婚姻与家庭 变动 
实践的价值论意蕴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4-16,共3页邵德进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蕴,而且具有价值论意蕴。实践是价值关系确立的基础,是价值需求产生的根源,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现实展开,是确证人的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探寻和揭示实践的价值论意蕴,有利于...
关键词:实践 价值论意蕴 价值关系 
论工科院校人文氛围创设的主体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67-69,共3页陆永平 邵德进 
教师是工科院校人文氛围创设的主体,创设主体的生成,必须摈弃高中文理分科、工科院校单科办学模 式、不同专业教师不相往来的弊端;创设工科院校的人文氛围,创设主体就必须格物与修身并举、授业与传道并 重、言传与身教并行。
关键词:工科院校 人文氛围 创设主体 
南通工学院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被引量:2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70-73,共4页周围 
文章通过对南通工学院人文氛围创设的调查,分析了我院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改革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理想结构与制度选择。
关键词:工科院校 人文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 
南通工学院校园文化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74-77,共4页李佳 
校园文化活动的设置与开展直接影响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众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就校园文化活动的数量、质量等方面,采用问卷法对南通工学院2001-2002年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做了调查分析,指出应从系统性、...
关键词: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被引量:2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78-80,共3页王玉玲 
网络在给高校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 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这种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重农思想新论被引量:2
《中国农史》2004年第4期72-80,共9页蒋国宏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农业地位和农商关系问题尽管认识不尽相同 ,有重农抑商派、工商立国派、农工商并重派等 ,但他们都看到了农业的极端重要性 ,主张把它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重视农业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并且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农业 工商 农工 重农思想 近代中国 关系问题 重农抑商 知识分子 并重 体现 
西汉中央行政决策监督机制探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02-104,共3页张扬金 于兰华 
 西汉作为我国统一的封建多民族国家较为繁荣的时期,得益于其合理的中央行政决策。而西汉合理的中央行政决策出台,却有赖于其一套较为系统的监督体制的保障。西汉中央行政决策中枢由皇帝和以丞相为首的行政决策官僚集团组成。为此,西...
关键词:西汉 中央政府 行政决策 监督机制 皇帝 丞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