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作品数:1482被引量:12701H指数:4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孙业红刘德谦刘敏张丽峰时少华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主题:旅游旅游业旅游发展中国旅游高校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旅游疗愈推动旅游发展更加回归以人为本
《旅游学刊》2025年第4期15-17,共3页窦群 
旅游疗愈的理念提出后,国内外学者从理论构架、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②。笔者认为,旅游疗愈是一个有潜力在更高层面、更多领域,紧密契合我国国情、对接国家战略的发展方向。发展旅游疗愈,通过认真落实以人民...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旅游疗愈 旅游发展 以人为本 
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田彩云 孙悦 裴正兵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智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230806121180840);北京联合大学2022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应用型大学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K202207);北京联合大学2024年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基于意义导向的酒店管理高阶综合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JJ2024Y022)。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CIPP评价模式,采用专家征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包含校企合作基础投入、实施过程和...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校企合作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利益相关者理论 CIPP评价模式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58-65,73,共9页孙亚东 刘敏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旅游休闲街区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模式创新研究”(24DY0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运用区位熵、时空演化树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北京市423项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借助SPSS软件探讨了非遗资源分布与旅游运行的关系...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 旅游响应 谱系年代 影响因素 
煤炭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测度、时空特征与区域异质性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5年第4期33-44,共12页张丽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GL172)资助。
煤炭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问题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城市的绿色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采用超效率SBM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测算了我国40个地级煤炭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及变化特征,利用核密度估计和...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 碳排放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保罗·奥斯特《日落公园》中次贷危机下的共通体书写
《当代外国文学》2025年第1期5-12,共8页鲜于静 郭棲庆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21&ZD282)的阶段性成果。
在小说《日落公园》中,保罗·奥斯特以现实主义的笔调再现了美国在9·11事件后次贷危机下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城市边缘人物们在纽约布鲁克林区日落公园建构的共通体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呈现出共通和共在的图景,体现了法国思想家南...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 《日落公园》 次贷危机 共通体 
数字技术赋能旅游强国建设:基于“三端协同”的创新路径研究
《旅游学刊》2025年第3期9-11,共3页宋洋洋 刘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及业态创新研究”(24ZDA078)资助。
加快建设旅游强国,为旅游业明确了发展方向,也对旅游业提出了创新发展的范式转换新要求。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重构了现代旅游业的价值链体系,全球旅游业正经历从“信息化辅助”向“智能化驱动”的范式转换。这种变革的本质是技术驱动...
关键词:现代旅游业 供应链优化 旅游强国 技术驱动 创新路径 区块链 三端 
大运河沿线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地理科学》2025年第3期603-612,共10页许启昌 时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0BH15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SZ20231141702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GJB024);北京联合大学重点科研项目(SKZD202306)资助。
以大运河沿线的546个传统村落和629项非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大运河沿线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二者的空间差异关系及影响因素。结...
关键词: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自相关 空间错位 大运河 
论《红楼梦》英译本中歇后语翻译的动态顺应性
《西部学刊》2025年第5期154-159,共6页蒋卓颖 
歇后语的翻译一直是翻译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红楼梦》中的歇后语为研究对象,从Verschueren所提出的四个语用研究角度之一——顺应的动态性来分析歇后语的翻译。通过对David Hawkes和杨宪益先生及其夫人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中...
关键词:歇后语 翻译 动态顺应 《红楼梦》 
基于农户感知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空间特征研究——以农业文化遗产广东潮州单丛茶为例
《西北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116-129,共14页孙业红 程佳欣 武晴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挖掘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传承传统文化和农业技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户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者与保护者,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及提升农村经济效益至关重...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 农户 空间分布 感知差异 
社区参与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地女性地方认同建构路径——以河北省涉县为例
《中国生态旅游》2025年第1期130-146,共17页陈振婷 张秀侠 孙业红 付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64)。
女性是传承农耕文明、参与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却也是话语体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方。文章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例,通过田野调研、扎根理论方法,在认知-情感-意向框架下,探析农业文化遗...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女性 地方认同 社区参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