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作品数:257被引量:45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贺晓宏崔书颖徐继忠蒋洛丹王唯贤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主题:美学新媒体广告大数据《文心雕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国资小新”联动《流浪地球2》破圈探政务微博传播新路径
《今传媒》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孙晓旭 
随着政务传播在各个媒体平台的拓展,微博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高度的公众关注度,逐步被确立为全国范围内政务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关键平台之一,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参与政务讨论的重要集散地。政务微博的兴起,为政府同公众的沟通开辟...
关键词:国资小新 政务微博 传播路径 
融媒时代我国农业纪录片创新策略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年第11期70-74,共5页王望 李明浩 
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指向与实践维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CXW020。
在当前的融媒环境下,农业纪录片要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首先要坚持守正创新,坚守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化选题意识,选择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题材,同时优化内容生产,创作出更贴近受众的融媒产品。其次要放低叙事视角,营造沉浸感和体验感,让...
关键词:农业纪录片 创新策略 融媒时代 
传统媒体提高传播力的策略
《新闻文化建设》2024年第21期79-81,共3页于浥尘 
随着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原有媒体生态剧烈解构。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续写辉煌,提高传播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与优势,提出了传播力提升策略,旨在帮助传统媒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实现有效的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 传播力 资源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学语文课文的现状与实现路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25-30,共6页张媛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19JZD047)。
大学语文课文有着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是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倡导为类目、十二个词为子类目,分析核心价值观的分布样态;构建“显白”和“隐微”等四维分析框架,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
关键词:大学语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布与呈现 
情感之维: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母职的数字实践——以育儿微信群为例
《东南传播》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位孟孟 
近年来我国育儿实践中呈现出科学化、精细化趋势,母职压力进一步加重,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母亲利用育儿微信群等数字工具获取育儿知识,纾解育儿压力。研究以互动仪式链为视角,结合参与式观察法和线上半结构访谈法,发现育儿微信群提供了虚...
关键词:母职实践 育儿微信群 互动仪式链 情感能量 
从主体性、主客间性到主体间性:人与数字技术的交互伦理关系被引量:1
《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10期49-52,共4页阴雅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科研团队“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研究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与数字技术“谁才是主体”的争论主要源于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元结构认知框架,“主客二元”的思维模式无法解决全球化、数字化时代主观意识和客观对象的沟通问题。面临异化劳动、主体性被消解以及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伦理风险,只有从...
关键词:主体 主客二元 主体间性 数字技术 人文精神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起的新闻业伦理问题探究——以ChatGPT为例被引量:1
《新媒体研究》2024年第20期86-89,共4页高万洁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常常是科技跑在前面,伦理挂在后面,一旦伦理掉得太远,就会导致悲剧与灾难。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成为当下新闻业的热点,挑战传统新闻生产时代专业的新闻生产流程,使新闻的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
关键词:ChatGPT 人工智能 新闻生产 伦理问题 新闻业 
高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路径
《党的生活(河南)》2024年第17期47-48,共2页沈云霞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原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及路径研究”(2021SJGLX183);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青年发展困境与出路研究”(222400410350)阶段性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依然存在,特别是高校推动中华优秀...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与创新 实施路径 合作共建 乡村振兴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资源优化 行为准则 
西方视域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审美传播研究——以“东方脸”为例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年第3期185-187,共3页崔梦捷 
“东方脸”是指在略显骨感的面颊上附有眯眯眼、吊梢眼、宽眉距、雀斑、塌鼻梁等面部特征。西方国家对这种样貌的宣扬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刻板印象,近年来这种形象饱受争议。本文探究“东方脸”符号出现的起源,通过剖析“东方脸”所体现出...
关键词:东方脸 刻板印象 审美差异 
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4年第9期9-10,共2页沈云霞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原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及路径研究”(编号:2021SJGLX183);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青年发展困境与出路研究”(编号:2022-305)。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和文化传承方式,对乡村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影响。它不仅能够塑造人才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格,更能培养出兼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乡村人才振兴 文化自觉 乡村精神 高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