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1029被引量:303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邹涛魏全凤冯文坤李成坚何敏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大学英语译本翻译策略文化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城纪》:想象西域与“宅兹中国”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邱田 
《空城纪》①,讲述龟兹、高昌、尼雅、楼兰、于阗和敦煌六座古城的故事,其中尼雅和楼兰已经完全湮灭,龟兹、高昌的绿洲发生转移,只有于阗与敦煌今日仍在原址。千年流转中,兵戈鼓角里,弱水逝于流沙,古城往昔的荣光亦随风而逝。如果历史...
关键词:尼雅 于阗 高昌 龟兹 敦煌 古城 楼兰 
百年墨家伦理思想研究考辨——兼论“功利主义”与“神命论”之争
《文史哲》2025年第1期135-149,168,共16页聂韬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先秦名学典籍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与影响研究”(19CZW013)的阶段性成果。
自梁启超、胡适等人确立“以西释中”的研究范式后,《墨子》文本中“利”与“天”的概念逐渐彰显出中西异质文化的互动与张力,既吸引了民国时期强调“耶墨并举”的基督教徒,也引发持“功利主义”立场的中外学者予以诠解,更开启西方汉学...
关键词:墨家 神命论 功利主义 以西释中 
目的论角度下杨译与霍译版《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对比研究
《今古文创》2025年第7期101-104,共4页黄宇佳 
本文以目的论三大原则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杨宪益与霍克斯两位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有何不同,探讨两者使用的不同翻译策略、翻译方法或翻译技巧对于《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承的翻译效果。通过对不同译本中文化负载...
关键词:目的论 《红楼梦》 文化负载词 对比研究 
戏作、戏仿与自我否定的笑:《手锁情死》与井上厦的文学理想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5年第1期97-115,共19页张雅蒙 
中央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井上厦文学的同时代书写研究”(ZYGX2024XJ091)的阶段性成果。
井上厦《手锁情死》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全共斗”运动退潮之后,是理解井上文学理想的关键作品。该作是对山东京传《江户生韵事串烧》的戏仿,反映出井上以戏作、戏仿为文学原点的创作姿态。主人公荣次郎与“全共斗”运动的学生活动...
关键词:井上厦 《手锁情死》 戏仿 “全共斗”运动 自我否定论 
论“心即理”视域下翻译学天人合一的意义观
《外语学刊》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杨镇源 
西方翻译学呈现出两种基本意义观:一是在柏拉图主义的笼罩下,将形而上的绝对意义视作完美而不可触及的彼岸,将形而下的相对阐释视作现实却又充满缺憾的此岸,并认为后者只能是对前者的拙劣模仿;二是在解构主义的影响下,将绝对意义和相对...
关键词:翻译学 意义观 心即理 本心 天人合一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讨
《海外英语》2025年第2期149-151,共3页郑怡 
课程思政是目前国内各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标杆和一线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准则。该文以电子科技大学“外国经典文学著作选读”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手段与策略。实践表明,要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需要在课程目标...
关键词:外国文学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基于态度资源的英文版《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形象再现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1期277-288,共12页李忠洁 
政府外宣的重点之一是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指导框架,以《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英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助UAM Corpus Tool 3.0和SPSS 24,对比分析两个版本的态度资源的分布,考察译文对原...
关键词:态度资源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家形象 再现 
叙事形式与伦理指向:评《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价值研究》,兼论形式文化批评的基本范式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4年第2期349-357,共9页李亚飞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新世纪以来西方叙事学热点理论研究”(SCWY2306)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的叙事形式和意义指涉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论题,贯穿从古至今文学批评史的每一阶段。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 BC-322 BC)在《诗学》(Poetics,335 BC)中把悲剧视为对行动的模仿,并强调悲剧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关键词:麦克尤恩 文学批评史 《诗学》 悲剧结构 叙事形式 文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 情感反应 
《不存在的女孩》中的万物相连及科技伦理
《英语研究》2024年第2期137-147,共11页邹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艾伊·奎·阿尔玛的非洲命运共同体思想及诗学研究”(20BWW060)的阶段性成果。
《不存在的女孩》是日裔美国作家露丝·尾关的名作。该小说围绕福岛核电站事故、校园及网络暴力、二战日本神风特攻队,以及“9·11”恐怖袭击等或真实或虚构的事件,通过海洋环流、禅宗思想、互联网、共情以及量子力学彰显万物相连意识...
关键词:露丝·尾关 《不存在的女孩》 量子力学 禅宗 核污染 
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与文明互鉴——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暨“文明互鉴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4期236-238,共3页李亚飞 聂韬 保雨晨 
在百余年前“西学东渐”及其引发的东西方之间冲撞、交流和镜鉴的跨文明交流生态之中,中国外国文学学科应运而生,跟随时代不断发展。当代的世界景象依旧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荡之中,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需要更明确的视角与立场,以有...
关键词:外国文学 异质文化 西学东渐 跨文明 交流互鉴 文明互鉴 有效回应 中国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