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

作品数:2097被引量:2865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文华黄海王云强孙冕赖牡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教育与职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现状
《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15期87-88,共2页王志琳 王云强 
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风险认知的健康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190009);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少年道德动机发展的理论与干预研究"(项目编号:C-c/2011/01/67)的研究成果
我国的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道德价值观、道德行为和道德人格等方面。但是,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忽视"情"和"行"的研究、研究结论不一致、系统性研究较少和道德人格的实证...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 心理 
政治与德育博弈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14期56-57,共2页黄海 
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通识教育视阈下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KT2011188);2014年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Z2014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分析了政治与德育博弈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四大困境: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分离、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德性培育与规范教化分离、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分离,并针对各个困境分别提出有效破解方法,寻求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德育 博弈 大学生 道德教育 困境反思 
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教师主体地位的实现
《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11期57-59,共3页郑丽丽 
教师主体地位的实现是确保大学生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教师主体地位不是靠外在力量赋予的,而是在对象性活动中取得和自证的。确认道德教育和教师主体价值、构建理性权威、把握教育规律和教师自我提升四方面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中...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教育 教师主体地位 实现 
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探索被引量:2
《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17期37-38,共2页张铖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道德价值观念模糊、道德责任感弱、自主性强、自律性差,这些道德素质问题存在的根源是道德养成教育的缺失。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道德灌输法...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灌输 养成教育 教育方法 
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其德育启示被引量:3
《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35期47-49,共3页王云强 郭本禹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当代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a/2009/01/025);2010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青少年道德人格研究"(项目编号:10SHC013);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度预研基金"青少年道德人格研究"(项目编号:184500H818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既包括能力倾向和智力、政治倾向以及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也涉及高校类型、课程经验和课外经验等高校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认知 影响因素 德育启示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途径
《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1期67-68,共2页隋幸福 隋联军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中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越来越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古今中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提出了培养高尚道德人格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人格 途径 
论职业院校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被引量:4
《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9期73-74,共2页杨华平 
当前,职业院校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和道德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探究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大学生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修养,使他们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政治教师所肩负的重要...
关键词:职业院校 大学生 道德人格 培养 
关于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12期124-125,共2页杨盛彪 江美云 
文章在对江西理工大学两个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和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阐述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途径和基本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建设 
论渗透性教育方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被引量:6
《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9期117-118,共2页舒毅彪 
2008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院级教研项目“在法律基础与思想修养课中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教字2008.036)
渗透性教育具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平等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教育方法的渗透性与隐蔽性等典型特征,因此,充分利用无意识教育的优势,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有利于整合道德教育的资源,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价值观教...
关键词:渗透性教育 无意识教育 道德教育 价值观教育 
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拓展
《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36期131-133,共3页周广均 
道德素质在大学生的整个素质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人生发展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正确认识道德素质拓展的原则,是正确认识与寻找大学生道德素质拓展途径的前提。要掌握道德素质拓展的基本内容、途径和要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道...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素质 拓展原则 拓展内容 拓展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