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差异

作品数:76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金星范伟史文磊刘振平黄居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应”与“反映”的词义及用法差异探析
《国学(汉斯)》2024年第6期1120-1125,共6页程鑫 
“反应”与“反映”作为一对近义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本文旨在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反应”与“反映”在词义发展、语法功能以及语用环境方面的差异,阐述“反应”和“反映”这两个词汇在词义和用法上的区别并深入探讨其产生...
关键词:反应 反映 差异 原因 
“犯/用得着(X)”的反驳功能及相关问题
《励耘语言学刊》2023年第2期220-237,共18页魏雪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22SE005)的资助
应答话轮中的“犯/用得着(X)”具有反驳功能,其反驳功能与共现的主观量性话语密切相关,其本质是对对方话语必要性的反驳。反问触发与强化、说话人的主观性识解、过犹不及是其反驳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但“犯/用得着(X)”也存在显著...
关键词:犯得着(X) 用得着(X) 反驳功能 实现机制 用法差异 
基于法律文书语料库的数词“二”与“两”用法差异分析被引量: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孙佳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20年度重点项目(全球中文学习联盟研究专项)“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文本可读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及分析系统构建”(ZD1135-141)。
“二”和“两”的用法差异研究一直被学者关注,但以往大多是基于定性的研究,而针对特定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二”和“两”在两个语料库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法律语言须准确详细描述事实,多使用数词“二”,体现了法律语言的精准性;法...
关键词:“二” “两” 用法差异 法律文书 语料库 
晚唐五代南北方言量词差异举例及成因分析
《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2期125-142,共18页陈姗姗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古汉语虚词研究及中古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编号18AYY020)的阶段性成果。
以《祖堂集》和敦煌变文为主要比较对象,辅以《景德传灯录》和敦煌歌辞,并结合历代文献和现代方言,筛选出一批具有方言色彩的量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南北方言量词的历时地域流变情况.其中在方言词升格为通语词部分表现突出,南方方言...
关键词:晚唐五代 方言量词 地域差异 用法差异 成因 
汉语动宾复合词的及物性及其用法差异——基于语料库驱动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中国语文》2022年第1期39-47,126,共10页蒋梦晗 黄居仁 
复合词的及物性是语法研究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题目。根据模块理论(Modularity Theory),复合词既然成词,其及物性应该取决于词义,与构词架构不会有直接的关系。但从以往汉语动宾复合动词的研究中观察到,这些复合词倾向于不接宾语。现代...
关键词:动宾复合词 及物性 用法差异 语料库驱动 模块理论 
试析否定副词“别”和“甭”的用法差异原因
《休闲》2021年第32期0103-0104,共2页王勇 
“别”和“甭”是长期被拿来做对比研究的一对否定副词,两者在用法上呈现出诸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对比、分析,认为“别”和“甭”之所以在用法上有多种差异,是由于话语预设不同、虚词语义的不自足性、语言的主观性表...
关键词:否定副词   用法差异 原因 
“曾经”“已经”用法差异补论
《汉字文化》2021年第21期107-110,共4页齐瑞霞 
对“曾经”“已经”用法差异的研究,此前多局限于语法领域的辨析。基于语法差异性与词义因素有密切关系,以及时间副词的特殊性,对二者用法差异的研究,还应更多地引入词汇学视角,同时借鉴“时”“体”理论等作进一步深入分析,可认识到因...
关键词:“曾经” “已经” 语义残留 “时” “体” 范畴 
出版物汉英标点符号用法差异探析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11期225-227,共3页樊建伟 
标点符号作为语言文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语言书面语中起着大体一致的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符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文章对现代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标点符号系统进行梳理,着重比较几种主要的用法互不相同的符号。只...
关键词:标点符号 出版物 汉语 英语 用法差异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which与as的用法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21年第5期70-70,共1页张力闻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which与as两者既有相通之处,又有相异之点。如果把握不到位,区别不恰当,极易出错。对此,笔者就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which与as的用法差异进行了剖析,以期同学们能够准确辨析和运用。辨析之一:观"位置"在非限制性定...
关键词: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用法差异 主句 WHICH 相通之处 句首 辨析 
“从综合到分析”相关概念辨正——以《左传》《战国策》“派遣”义“使”的用法差异为例被引量:7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85-204,共20页史文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93,18ZDA29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YY140);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40015)
以往有关汉语从综合到分析的研究中,有两组概念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词汇型综合和语用型综合、区别性语义和范畴性语义。《左传》《战国策》中"派遣"义"使"的用法变化证明了区分这两组概念的必要性。"使"的用法变化显示:(1)古汉语的综合...
关键词:《左传》 《战国策》 从综合到分析 词汇型综合 语用型综合 区别性语义 范畴性语义 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