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观

作品数:87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振声范兴华李静徐道稳崔青青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淮学院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儿子给好朋友投了反对票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5年第2期59-59,共1页米花 
好朋友竞选,儿子却用一张反对票让大人看到了孩子友谊观的独特之处。傍晚时分,我从托管班接到孩子,他一路蹦蹦跳跳,心情不错。原来,今天是全年级集体入队的日子。“妈妈,我们班今天还选了班干部。”“是吗?都选了什么委员呢?”“有文体...
关键词:班干部 友谊观 托管班 独特之处 中队长 朋友 学习 儿子 
朋友的模样——名人的友谊观
《课外阅读》2023年第11期10-13,共4页
林语堂:人生应有几个后台朋友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前台是粉墨登场的所在,费尽心思化好了妆,穿好了戏服,准备好了台词,端起了架势,调匀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唱得五音不乱。
关键词:林语堂 友谊观 后台 前台 朋友 
体用互发:康德与儒家友谊观研究
《保定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23-30,共8页王闻文 
康德的友谊观并非只是一种理念型的、不可企及的概念,而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康德的友谊观有两种内涵,其一是理念型的,其二是经验型的,二者并不是一种矛盾的关系,而是体用互发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儒家同样如此,即儒家的朋友之道也是一...
关键词:友谊观 康德 儒家 体用互发 
解开友谊千千结
《新班主任》2022年第4期22-23,共2页王雪莲 潘建东 
很多青少年都面临人际交往的困惑,他们需要朋友和长辈开导和指引,提升交往能力,进而形成自我同一性,健全人格。我认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重点就是形成正确的友谊观,不正确的友谊观可能导致青少年厌学、社会性退缩,甚至会影响成年后的人...
关键词:人际关系适应 友谊观 人际交往 自我同一性 交往能力 健全人格 社会性退缩 青少年 
家校协同,培养幼儿友谊观
《新班主任》2022年第3期12-13,共2页艾文卿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友谊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教育心理学中,塞尔曼提出了儿童友谊发展的五阶段。结合工作实践,我能从大量的同伴交往案例中,清晰地看到幼儿在前两个阶段的友谊特征。第一阶段(3~7岁):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处在这个阶段...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儿童友谊 家校协同 同伴交往 友谊关系 友谊观 培养幼儿 
从《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看儒家友谊观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2期26-27,共2页张玉梅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终于言归于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其中“刎颈之交”是一个成语,常常用来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来源于《东周列国志》中杜伯和左...
关键词:友谊观 《东周列国志》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 刎颈之交 周宣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孔子“周而不比”的友谊观与西方友谊观之差异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1年第5期71-72,共2页张盼 
自古以来,友谊的观点就为中外思想家所思所感,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就含有大量与友谊相关的评论。孔子提出了"周而不比"的友谊观,对于交友展开讨论,观点极具代表性,在思想领域独树一帜。因此,本文拟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孔子...
关键词:周而不比 友谊观 差异 
谢阁兰友谊观微探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9期47-49,共3页沈绍芸 
201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维克多·谢阁兰诗歌的空间维度”(项目编号:19GWCXXM-05)。
出生于法国天主教家庭的汉学家谢阁兰,在41岁的有限生命里曾三度到华居住、游历。无论在生活中或是在作品中,友情对于他来说都举足轻重。本文试结合其诗集《古今碑录》中“北面之碑”章的相关诗篇,从古希腊、基督教、汉学与现代性四个...
关键词:谢阁兰 碑体诗 北面之碑 友谊观 
高一志《童幼教育》中的友谊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127-134,156,共9页寒梅 陈彦辉(译) 杨雪樱(译) 
高一志是中国晚明时代最多产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他的教育学专著《童幼教育》被认为是“中西方在教育学领域交流的最早证明”,从教和学两个角度探讨儿童教育中的问题,其中第二卷第九章着重论述友谊问题。欧洲哲学和中国哲学都有关于友...
关键词:高一志 《童幼教育》 《交友》篇 利玛窦 友谊观 
回归本真的交往方式:托马斯·阿奎那论友谊
《中国哲学年鉴》2018年第1期357-358,共2页赵琦 
友谊观是打开阿奎那思想宝库的密钥,也是理解其理论革命性的最佳切入点之一。神学与哲学的冲突是阿奎那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会通神学与哲学、神圣与自然之分是阿奎那最重大的理论创见,“友谊”是其集中表现。阿奎那借用哲学的友谊观念ph...
关键词:托马斯·阿奎那 神学伦理学 基督教神学 道德观念 交往方式 回归本真 友谊观 共同财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