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对应

作品数:39被引量:7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林秋云刘全福王苹李可胜古丽娜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中国俄语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单音节反义语素+X”复合词语义关系及语义联想研究
《现代语文》2023年第5期62-69,共8页阴晨曦 
单音节反义语素“A、B”和同形语素“X”组合成词后,“AX—BX”“XA—XB”的语义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语义对应与语义不对应。其中,语义不对应又包括两种情况:语义无关和语义相关。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语义不对应的形成机制与其生成...
关键词:反义语素构词 语义关系 语义对应 语义不对应 语义联想 
韩国语副词“■”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20-29,共10页南明爱 孙营营 
韩国语副词"■"在语义和句法结构上,与汉语副词"更"和"再"存在较多异同。本文将韩国语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句法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并探讨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关系及对应形式。期待此研究能够为韩国语和汉语学习者提供参...
关键词:韩国语副词“■” 汉语副词“更”“再” 语义对应 句法对应 
从韩语学习者视角浅谈韩汉常用否定词的语义对应
《今古文创》2021年第20期118-119,共2页何研枢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一衣带水,文化交流互通共融,交往历史源远流长。由于韩汉两种语言所属语系不同,汉语和韩语的否定表达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二者不仅在句法上存在差异,在意义和语言环境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因而本文从韩语学习者的视角出发...
关键词:否定词 韩汉对比 语义对应 “不” “没(有)” 
动后模态词句法层系与其效应——从客语“得”和蒙受句式谈起
《当代语言学》2019年第4期531-553,共23页钟叡逸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及其方言论元结构制图法”(16CYY041)的资助
本文探讨客语动后模态词“得”,通过制图理论,阐明“得”的句法层系不仅在语法层面有其效应,更可见于语义层面。“得”的表层动后语序起自底层词法要求,驱使动词移位构成“得”的三种体现形式,并分别居于两个句法层系,使其模态性下从词...
关键词:动后模态词 模态光谱 制图理论 句法语义对应 比较语法 
“好”(hǎo)字如何俄译才好
《俄语学习》2018年第5期54-57,共4页孙秋花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汉俄全译隐喻转化研究”(UNPYSCT-2016170)资助
"好"(hǎo)字在汉语中属于高频率词,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或是与不同的词搭配时,再用不同的语气,其表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好"字俄译十分灵活,更能彰显汉语"好"字的魅力。"好"字正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汉语的"好"字...
关键词:“好”(hǎo) 俄译 语义对应 语义偏移 
汉韩同形词语义对应的分析方法及等级划分被引量:3
《汉语学习》2015年第4期95-103,共9页李美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词语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740005)资助
以往很多汉韩同形词类对比研究,主要依赖词典的释义,只在一个义项上进行对比就判定为同形同义而不考虑整个词义系统,因而无法全面地反映汉韩同形词的语义对应程度,容易导致对外汉语教学上的误导和学习者的义位误推与义域误推。鉴于此,...
关键词:汉韩同形词 词义对比 搭配语义类 对译词 语义对应度 语义对应等级划分 
基于句法和语义对应的汉语CCG研究被引量:5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32-140,共9页李可胜 邹崇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058)
句法和语义对应的原则是形式语义学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组合范畴语法CCG更是彻底地延续了这个思想,为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了句法和语义的透明接口。汉语的CCG处理在贯彻该原则时产生的问题是:句法方面获得长足进展,而语义方面却...
关键词:句法语义对应 组合范畴语法 汉语多重介词短语句 
汉英语义对应关系与翻译策略
《皖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74-76,97,共4页王平 
就汉语与英语的语义对应关系而言,主要涉及语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对应空缺和对应冲突等4种情形。汉英的语义对应不规整现象主要源于彼此所处文化环境的异域性特征。汉英文化的差异性投射到各自的语言当中,在历史进展中逐渐演变成同...
关键词:语义对应 汉语 英语 隐喻意义 翻译策略 
地域文化与语义迁移——以一部18世纪汉外对照辞书为例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197-202,共6页聂大昕 
本文以一部乾隆时期(1748)编纂的官方汉语、葡萄牙语对照辞书为例,抽取两则词语进行分析,指出尽管该书完成于京城,但其中仍遗留着一些澳门的地域文化成分。通过对比这两则汉语词及葡语释义,分析出地域文化遗痕是导致其语义不对应的原因。
关键词:双语辞书 教材编写 语义对应 词语释义 
满译《左传》词语研究——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
《满语研究》2012年第1期20-25,共6页王敌非 
《左传》满译本在忠实通顺传达汉文原本意义的前提下,呈现于满语自身的风格与特点。其中《郑伯克段于鄢》一文记叙了庄公与共叔段、武姜争权夺利的过程,反映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其内容切合春秋时代的主脉,使得其满译本更能反映满...
关键词:左传 满文翻译 语义对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