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倾向

作品数:88被引量:14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开红王栋李强肖前周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育为蕴 尚美塑心
《前线》2024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罗元欣 
美,是人类对事物的一种价值判断。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通过以美引善,寓教于美,使人在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理想的感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化。纵观中外艺术精品,无不体现了艺术家鲜明的道德倾向。齐白石的这幅《和平图》深切...
关键词:道德倾向 道德教化 中外艺术 以美引善 美的理想 美育 齐白石 美的形象 
国际裁判中司法政策的法治化构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7期52-53,共2页朱利江 
无论是规则定向的国际法思维还是政策定向的国际法思维,均承认国际裁判中存在体现国际裁判主体特定价值追求、哲学理念、道德倾向或利益偏好的司法政策。国际裁判主体凭借“国际法渊源”“国际法规范”“条约解释”“附带意见”“司法...
关键词:国际法规范 司法政策 司法建议 国际法渊源 道德倾向 国际裁判 条约解释 司法技巧 
中国花鸟画的审美寓意和表现
《中国书画》2023年第11期9-14,共6页姜宏敏 樊波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比德”与“移情”审美心理比较研究》(KYCX22_228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儒家“比德”的内涵尽管“比德”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但真正确立“比德”理论的人,还是孔子。《论语·雍也》载:“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很显然,水、山本是不包含任何道德倾向的自然事物,...
关键词:仁者乐山 审美愉悦 道德内涵 道德倾向 比德 知者乐水 中国花鸟画 联想和想象 
论路遥小说叙事中的悲剧性问题被引量:8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106-129,共24页李建军 
本文从梳理路遥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经验入手,考察了他的悲剧性意识和悲剧性写作范式的形成过程,进而从叙事调性和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了他的后期小说叙事中悲剧性的表现形式,最后,又从心理结构、伦理原则和道德倾向的角...
关键词:路遥 悲剧性 调性 人物形象 心理结构 道德倾向 
道德倾向对日常道德决策的影响:道德注意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心理研究》2020年第2期112-120,共9页董蕊 芦婷 胡桥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信号检测视角下的日常道德判断研究”(16CZX062)。
本研究探索了在日常道德冲突中,道德倾向和道德决策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理论边界。通过对443名大学生进行道德观点量表、不道德决策量表和道德注意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功利主义和不道德决策正相关,形式主义与不道德决策负相关。...
关键词:形式主义 功利主义 不道德决策 知觉性道德注意 反思性道德注意 
命运的可然性与理想的人——论《俄狄浦斯王》的道德倾向与人的理想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7期156-158,共3页付瑶 
通过对《俄狄浦斯王》神示里充斥的选择与偶然,笔者推断神示和命运是可然的,认为这是作家的道德倾向与对人的理想要求在剧中的反映:道德律条与命运相联系,是至高无上、不可违背的,人物的道德选择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这些都通过人物命运...
关键词:命运 可然性 必然性 道德律条 性格 
论“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和马克思
《中国哲学年鉴》2018年第1期319-319,共1页李晓兵 欧阳文川 
“道德政治”是发端于现代政治哲学中卢梭对霍布斯与洛克的道德批判而建构的概念。卢梭首先注意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发展中可能造成的人与政治社会的非道德倾向,从而在对人性的重新阐释中构建其“道德政治”理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则...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道德批判 道德倾向 卢梭 重新阐释 谱系 
基于道德倾向视角的纳博科夫《洛丽塔》解析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0X期121-121,123,共2页刘文娟 
本文将简要分析纳博科夫《洛丽塔》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并论述小说的悲剧意义。基于道德倾向视角的纳博科夫《洛丽塔》解析中,将探讨《洛丽塔》中蕴含的伦理及不伦现象,通过这些现象了解小说中蕴含的伦理维度及伦理价值。
关键词:道德倾向 《洛丽塔》 解读 
货币的两副面孔和双重价值
《金融博览》2018年第13期38-39,共2页张杰 
货币的两副面孔 在理论史上,有关货币本身的"合成谬误"以及宏微观矛盾,仿佛凸显了深藏于经济学家们内心最深处且不轻易表白的道德倾向。货币被作为流量,似乎展现的是经济学家的立足宏观大局、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而其被视作存量则俨...
关键词:货币 双重价值 经济学家 合成谬误 道德倾向 兼济天下 微观 商贩 
文学伦理学视野下的《嘉丽妹妹》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4期68-69,共2页韦小娜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方法论,强调文学及其批评的社会责任,强调文学的教诲功能,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基于此,文章将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出发,以小说中各个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为立足点,探究小说主...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 《嘉丽妹妹》 道德倾向 伦理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