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哲学

作品数:1413被引量:234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姚大志樊浩戴兆国何菁王腾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动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他律及其类型——康德道德哲学中一个被忽视的主题
《哲学动态》2024年第10期75-86,共12页杨云飞 
自律原则作为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得到了学界的充分关注;而其对立面他律原则,却一直遭到忽视。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康德在把自律和他律分别界定为意志的自我普遍立法和意志受他者规定之后,将建立在他律之上的道德原理划分为经验...
关键词:康德 德他律 自律幸福 完善性 
正义意味着什么被引量:5
《哲学动态》2023年第4期93-101,F0003,共10页姚大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平等主义之后的哲学研究”(编号20AZX013)的阶段性成果。
与自由、平等、法治和民主等观念相比,正义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观念。正义观念之所以难以把握,乃因为它是形式的,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想弄清楚“正义意味着什么”,就需要对它加以进一步追问。从历史上说,有三种关于正义的追问...
关键词:正义 政治哲学 道德哲学 现代性 
心理矛盾与自我构成——道德哲学新视阈
《哲学动态》2022年第11期92-100,共9页武小西 
伦理两难引发的心理矛盾有可能破坏自我的统一性,造成能动性的瘫痪,常被理性主义哲学家看作应当避免的负面现象。然而,心理矛盾对理解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重价值面向有积极作用,也为行动主体的自我改善提供了契机和动力。在重估心理矛...
关键词:心理矛盾 自我构成 折中式行动 失向经验 
罗尔斯的哲学遗产被引量:6
《哲学动态》2021年第2期47-54,128,共9页姚大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平等主义之后的哲学研究”(20AZX013)的阶段性成果
五十年前,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引发众多学者共同关注正义问题,开启了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新领域,改变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罗尔斯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他提出了系统的平等主义思想,深化了...
关键词:政治哲学 道德哲学 正义 
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概念
《哲学动态》2020年第12期80-88,123,共10页刘海川 
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概念至少包含三个要点:就对象而论,道德哲学的基本对象是品性;就范围而论,道德哲学只同一部分品性相关,即“交往中,一个人对待他人的那些品性”;就研究方法而论,对于常识道德的关切以及一般而论的信心构成道德哲学探究...
关键词:道德哲学 自然法 品性 哲学直觉主义 
重新审视罗尔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分野被引量:4
《哲学动态》2020年第10期100-108,128,共10页董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公共哲学:罗尔斯与哈贝马斯对话研究”(15CZX037)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对道德与政治关系的不同理解,后期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将政治哲学从道德哲学中分离出来。罗尔斯通过对传统契约论的修正、对道德建构主义的脱离以及对自由主义理念的重构来论证政治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道德与政治之间的现实互动...
关键词:道德哲学 政治哲学 分野 
道德存在的普遍性维度及其界限——朱熹对孟子道德哲学的“转戾”与“曲通”被引量:2
《哲学动态》2019年第6期44-55,共12页郭美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的阶段性成果
孟子道德哲学突出个体主体性及其完善,而在人的普遍本质与普遍道德原则上有着晦暗不清之处。朱熹从认知主义立场出发,将人性“理化”为普遍而超越的规定性,并将道德规范“理化”为形上的普遍原则,由此化解了孟子道德哲学中的自任心性之...
关键词:道德哲学 道德规范 道德主体 朱熹 孟子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道德情感被引量:10
《哲学动态》2018年第4期97-103,共7页惠永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德国古典哲学及德意志文化深度研究"(12&ZD126)的阶段性成果
康德早期的道德哲学深受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影响,他批判地接受了情感主义者的"道德情感"概念,后者贯穿康德道德哲学的始终。不过在不同时期,道德情感在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内涵和作用不尽相同。在成熟时期,康德的道德情感概念主要指对道...
关键词:道德情感 敬重 动机 理智主义 情感主义 
何谓道德——论阿伦特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
《哲学动态》2016年第11期92-97,共6页邢云文 侯振武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体与主体间范式之争下的交往理论:马克思和哈贝马斯"(2016M591110)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政治思想家,阿伦特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也是深刻的,然而这一方面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阿伦特的批判包括三个层面:首先,就道德主体而言,以复数的"人们"批判理性存在者;其次,就道德主体的理性与意志关系而言,以判断的综合作用来批...
关键词:阿伦特 康德 道德主体 理性与意志 道德判断力 
论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从信念伦理学谈起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6年第3期47-54,共8页周爱民 
阿多诺曾把康德的道德哲学视作信念伦理学,并对之展开了批判。他的批判直指康德道德哲学的两个理论前提,即理性是目的自身、理性存在者是"本真的自我"。阿多诺一方面指出理性并非目的自身,并试图解决它与感性自然的矛盾,从而消解道德哲...
关键词:信念伦理学 形式理性 定言命令 本真的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