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

作品数:161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晨光程章灿于东新纪晓建陈超更多>>
相关机构: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所体现的诗学观
《今古文创》2021年第28期27-28,共2页王大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汇评”(16BZW046)阶段性成果。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发展的自觉时代,在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快速发展的同时,有的诗人通过诗歌创作间接表达自己的诗学观。江淹作为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士,其《杂体诗三十首》的创作,体现的即是其诗学观。本文主要从其拟作对象反对“贵远贱近”...
关键词:江淹 杂体诗 诗学观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体现的进步文体分类意识
《最小说》2021年第3期130-131,共2页王大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汇评”(16BZW046)阶段性成果。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发展的自觉时代,在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快速发展的同时,文体分类学也受到了很多作家的重视。江淹作为南朝时期的著名作家,其《杂体诗三十首》的创作,体现的正是其进步的文体分类意识。这组诗的创作既符合五言诗的发展潮...
关键词:文学发展 杂体诗 进步 文体分类意识 
《文选集注》中江淹杂体诗的研究价值——兼论先唐文本的研究方法被引量: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44-55,共12页宋展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诗类题解文献辑录与研究"(15CZW015)
先唐经典文本具有不稳定性和衍生性,需要利用诸多版本及注本的比较与互参进行综合研究。以《文选集注·江文通杂体诗》为例,其序文及注解、正文的异文、篇题的变化、李善注及各家注本的多维诠解、注本所引亡佚文献等,不仅对于勘定原文...
关键词:《文选集注》 江淹《杂体诗》 文本形态 经典化 
谜语的文体流变及其与诗的关系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17年第6期63-74,共12页张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批准号:13&ZD109)成果
先秦隐语在后世演变为谜语和灯谜,这三者属于同一文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但通常情况下,此类文体又可统称为隐语或谜语。谜语与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藁砧体、风人体和离合诗三类杂体诗均具有谜语的意味。其次,...
关键词:文体流变 杂体诗 谜语 先秦隐语 文体功能 理论批评 内在关联 咏物诗 
杂剧文体探原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15年第4期22-31,69,共11页徐燕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戏曲文体观念生成嬗变研究"(批准号:13BZW101)
汉代以后,以"杂"命名的各种艺文形式十分繁荣,并已出现辨体的倾向。除了唐时已有的"杂剧"称名外,大量戏剧形态冠以"杂"字,如杂伎、杂戏、杂乐等,且涵义相通、使用交错。与此同时,伴随着文学的自觉和人的自觉,文学上的"杂体"也在形成发展...
关键词:杂体 杂剧 杂赋 杂体诗 杂戏 戏曲文体 戏曲史 
从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看玄言诗的发展流变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74-79,共6页郭晨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选择了从汉末到刘宋时期三十位作家的作品进行模拟,反映了江淹对五言诗诗歌发展的品评观念。因为模拟的过程蕴含着不以理论表述,而是通过对原作的改造(顺应与背离,增加或删除)而反映的文学思想。基于此,文章通过具...
关键词:江淹 《杂体诗三十首》 玄言诗 游仙诗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之杂拟手法探论被引量: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97-101,共5页郭晨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江淹选取从汉代到刘宋三十位诗人进行模拟,取名"杂体诗",意为诸种体式相杂而成。《文选》选诗特设"杂拟"一类,将其三十首诗全部收录。江淹在对具体作家进行模拟时,采取"杂拟"的创作手法——将所拟作家的不同诗歌题材、内容、风格看作一...
关键词:江淹 《杂体诗三十首》 杂拟 诗歌风格 诗歌题材 
论中国古代民俗文体中的方位诗
《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第5期17-22,共6页张慕华 
吴承学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体的基本理念"(项目编号:04BZW032);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文体史论"的部分成果
在上梁文和撒帐文这两种民俗文体中,存在着一种体式特殊的方位诗。这种诗歌是以方位词次序领起、以方位所指向的内容和情感为核心的具有相对规范体式的诗歌形态。从方位诗形成的文体渊源看,其文体功能与特定的社会民俗仪式相关;其体式...
关键词:方位诗 杂体诗 上梁文 撒帐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