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则

作品数:97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双套董金权朱益平聂锦芳乔清举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适度原则
《现代企业》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陈文锋 吴海涛 
适度既是重要的哲学原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的特点和挑战,尤需以人为本,用好适度原则。要坚持目标适中,寻求可持续的平衡;坚持内容适合,体现系统性、针对性和时代性;坚持策略适宜,用好科学...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适度原则 平衡策略 整合策略 哲学原则 开放策略 以人为本 基本遵循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被引量:1
《高中数理化》2023年第18期34-38,共5页岳腊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绝不能离开基础教育这个重要环节.这一过程需要彰显学生“优势发展”的教育哲学原则,遵循知识整体性学习的教育规律,超越学习成果质量标准评...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内涵式发展 基础教育 战略路径 哲学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 知识整体性 成果质量 
向着那光的方向
《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21期67-68,共2页王启刚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石柱上镌刻着一句被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奉为哲学原则的名言一一认识你自己。从问题的对立面来思考,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如何认识自己?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强调要唤醒,以外在的力量发现自己的价值,完成蜕变,成为全新...
关键词:第斯多惠 乡村教师 哲学原则 希腊哲学家 认识你自己 著名教育家 苏格拉底 阿波罗 
科学认识历史大变局及其转化趋势——论列宁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哲学原则被引量:1
《理论探讨》2023年第1期132-139,共8页户晓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21&ZD012)。
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是由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时代任务规定的,以唯物史观为科学指南,把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矛盾、寻求能动的革命主体,构成了列宁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动力。通过透视《资本论》逻辑结构与改...
关键词:历史大变局 列宁唯物辩证法 无产阶级 世界体系 
中国话语建构的三个哲学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5期35-36,共2页李双套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是中国学术的时代使命,可以从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政治学等角度切入分析话语构建。从哲学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就需要回答话语主体、话语客体和话语表达三个问题。
关键词:话语主体 中国话语 传播学 哲学原则 新闻学 话语表达 话语建构 话语构建 
教师文化:基于实践哲学的内涵构建及其特征
《教育导刊(上半月)》2021年第1期21-26,共6页索长清 王汝慈 李文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及其培养研究”(编号:CHA160213)。
不同的哲学原则制约着人对文化的不同理解,鉴于“经验的实在论”和“超验的观念论”对文化进行阐释的局限与不足,实践哲学为理解和阐释文化和教师文化问题提供了新的立足点。教师文化的产生、存在、变迁与发展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教师文...
关键词:教师文化 实践哲学 哲学原则 特征 
中国话语建构的三个哲学原则被引量:5
《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23-27,共5页李双套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项目“马克思哲学话语的实践转向研究”(项目号:2020YB002)的阶段性成果。
从哲学视域去分析中国话语的构建,需回答话语主体、话语客体和话语表达三个问题;从话语的主体来说,话语主体应坚持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从话语的客体来说,话语并非主观构建,而是在表述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自然产物,镶嵌在问题和正...
关键词:中国话语 话语主体 话语客体 话语表达 
哲学与政治的结合: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被引量: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5期53-59,共7页唐正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文本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6JJD71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青年恩格斯受到卢格等人的青年黑格尔派观点的影响,认为该派观点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政治行动来践行自由的哲学原则。这种理解不仅体现在他对阿恩特、谢林等人的思想观点的批判上,也体现在他对当时普鲁士政治及文化生活领域出现的各种倒...
关键词:恩格斯 自由 哲学原则 政治行动 
人工智能及其现代性困境的哲学思考被引量:9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225-236,共12页邹丹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族复兴背景下苗族传统伦理现代转换研究”(18KJA720002)。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为主要发展动力,作为新工具、新技术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了政府公共行政效率,并潜移默化地改善了现有生活方式,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工智能由“主体”人创造,人对技术的发现遵循着自然律...
关键词:人工智能 第四次工业革命 技术理性 现代性困境 哲学原则 
“脱离定在”的自由及其局限——论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原则的阐释与批判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29-36,共8页向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阐释”(18FKS005)。
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哲学原则的核心是抽象的个体形式的自我意识,即一种绝对的主体性原则。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这一原则在打破一切必然性的束缚、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方面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又认识到这一原则在逻辑上没...
关键词:马克思 伊壁鸠鲁 自我意识 偏斜 定在 自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