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波

作品数:5161被引量:17666H指数:4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小凡李振春张中杰贺振华孙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分体式海底地震仪及其在北冰洋加克洋中脊的试验
《地震学报》2025年第2期284-296,共13页虞嘉辉 牛雄伟 金子迪 牛领辉 阮爱国 丁巍伟 朱小毅 刘张聚 刘博文 庄灿涛 李家彪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G220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Z23D060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6064)共同资助。
中国第十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密集浮冰覆盖的北冰洋加克洋中脊完成了国际首次大规模主动源海底地震仪探测,成功回收了43台海底地震仪中的42台,其中5台分体式海底地震仪均成功回收。本文介绍了针对该航次中面临的海底地震仪回收定位难题...
关键词:分体式海底地震仪 北冰洋加克洋中脊 地震波形 人工地震探测 
基于浸入吸收边界的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方法
《地球物理学报》2025年第3期1069-1086,共18页陈汉明 陈柯吉 王玲谦 韩己航 周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4143,42304120);中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物探应用基础实验和前沿理论方法研究(2022DQ0604-03);教育部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2462024PTJS00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前瞻性基础研究项目(2021DJ3506)联合资助.
对起伏地表的地震数据直接进行逆时偏移是避免常规静校正不准对偏移成像影响的有效手段.准确模拟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需要考虑起伏的自由边界,但对于逆时偏移而言,为避免与自由地表相关多次波的干扰,需要采用吸收边界条件.然而,由...
关键词:逆时偏移 起伏地表 浸入边界法 吸收边界条件 有限差分 地震波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以“波的形成”为例
《物理通报》2025年第3期102-104,109,共4页王小露 王成会 
基于STSE教育理念,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波的形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以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地震为教学背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波”的模型构建,将现代信息技术,如Tracker、GeoGebra,运用到课堂讲解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教学过程采用问...
关键词:STSE教育 波的形成 地震波 现代信息技术 
近岸水下钻孔爆破能量波传播规律及对水工构筑物毁伤效应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5年第6期144-156,183,共14页徐平 侯伟琦 乔世范 董辉 罗晓光 赵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2304);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学项目(22C0046,22C0071);湘潭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1QDZ27)。
为研究近岸水下钻孔爆破能量波传播规律,评估地震波、水击波协同作用下水库大坝的毁伤效应及地震波对库岸基坑的毁伤效应,以桂林市第二水源工程-引水工程取水口水下钻孔爆破工程为背景,采用全耦合拉格朗日-欧拉算法开展近岸水下钻孔爆...
关键词:近岸水下钻孔爆破 数值模拟 地震波 水击波 传播规律 毁伤效应 
非水平海底地形下浅海全波导声场波动成分分析
《声学学报》2025年第1期32-44,共13页祝捍皓 柴志刚 秦继兴 王其乐 王加慧 刘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74425);水声对抗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基础基金项目(JCKY2024207CH04);东海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DH-2022KF01018);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KLSG2201);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1023)资助。
为分析浅海非水平海底地形下甚低频声波激发海底地震波场波动成分,阐明海底地形变化对水中声源所激发海底地震波场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理论建模与数值仿真研究。基于时域有限元法,在柱坐标系下推导并建立了一种浅海水体/海底全波导下的声...
关键词:浅海波导 低频 时域有限元方法 地震波场 
先导数据大模型:用于单台地震波形数据分析的双向神经网络预训练模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111-116,共6页蔡育埼 于子叶 王伟涛 安艳茹 李璐 
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方法在地震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震相检测、地震分类中都达到了接近人类的精度。但目前,多数地震学神经网络模型专注于单一任务。我们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CSNCD数据集构建一个用于单台数据分析的双...
关键词:深度学习 震相检测 初动检测 事件分类 预训练模型 
地球深层地幔中神秘的巨大结构
《世界科学》2025年第2期17-21,共5页苦山(编译) 艾德·加内罗 克莱尔·理查森 
穿过地球内部的地震波揭示了具有独特物理特性,规模如同大陆的区域。研究人员正在探究这些区域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在地球内部动态对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我们脚下大约3000公里的深处,接近地球中心的一半位置,是固体岩石...
关键词:小学课本 地球内部 同心球 外核 扮演的角色 地幔 地震波 物理特性 
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年第2期104-106,共3页刘民杰 
为探究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抗震性能,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概况,建立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本构模型,对材料与单元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设置边界条件与地震加载条件,对模拟条件下的连接结构抗震性能参数进行计算,掌握建筑的抗震...
关键词:低层 地震波 本构模型 抗震性能 连接结构 装配式建筑 
当地球“发怒”时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版)》2025年第2期30-33,共4页张光宇 
轰隆隆……大地晃动,地震来了!怎么办?全球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应对地震的好办法。超材料防震带。地球“发怒”时,会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地震。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它们形成混合波,使建筑物剧烈摇晃,遭到破坏。
关键词:防震 地震波 超材料 混合波 建筑物 纵波和横波 地球 摇晃 
应用STGCN时空建模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王泽峰 赵海波 杨懋新 王团 许辉群 毛伟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底四分量高精度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42130808)资助。
现今,深度学习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通常是通过低维度的时序建模,忽略了空间构造拓扑结构信息,导致反演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GCN(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时空建模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考虑到地震数据的空间构造拓...
关键词:地震波阻抗反演 深度学习 时空建模 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