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用法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胡习之刁晏斌樊莉李恒江桂英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阜阳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安阳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安阳工学院学报》《考试周刊》《科教文汇》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行语“打工人”探析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杨丽慧 
流行语"打工人"作为近期广为流传、使用频率颇高的网络语言,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从一个带有娱乐性质的指称词语变成工薪阶层酝酿已久的一次集体情绪宣泄的特殊表达,其流行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打工人"的指称用法、结构分析以及...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打工人” 指称用法 结构分析 
类型学视角下的“量名”结构分析
《文学教育》2020年第24期70-71,共2页熊琳 
现代汉语中的“量名”结构丰富,通常被认为是“一量名”结构省略“一”的形式。本文列举“量名”结构的几种类型,通过一般式和否定式的比较将其与“一量名”结构区别开,从类型学视角对汉语中的“量名”结构进行分析解读,研究这一结构的...
关键词:“量名”结构 区别 句法分布 指称用法 蕴含共性 
西方特称描述语研究的学派之争:观点、分歧与趋势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17年第5期1-7,共7页李娟 陈新仁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项目"‘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翻译政策与翻译战略研究"(16jsyw-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英汉限定摹状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30917013116)的阶段性成果
特称描述语(也称限定摹状词)是语言哲学及语言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也一直是语言哲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试金石。本研究简要回顾特称描述语的哲学渊源,通过重点梳理其属性/指称用法及相应的语义—语用界面问题的争论,从研究语义特征...
关键词:特称描述语 属性用法 指称用法 语义—语用界面 
疑问代词“什么”在感叹句中的指称用法分析被引量:2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61-63,72,共4页樊莉 
疑问代词"什么"在现代汉语感叹句中的指称用法有:表任指、指称未知或不确知、指称不能确指或无须确指的、指称确知或说话双方都明白的、指称确知或说话双方都明白的等。研究表明,"什么"在感叹句中表指称的用法在陈述句、祈使句中也很多...
关键词:疑问代词 现代汉语感叹句 指称用法 
英语现在时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的认知研究述评被引量:2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江桂英 李恒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语言经济学与中国英语教育”(项目编号:06JA790095)阶段性成果
传统英语语法对动词现在时的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缺乏足够的理据性解释,容易造成对时态用法的误解和语法教学的困难。本文阐述了Langacker的认知语法、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源于Lakoff概念隐喻的时间-空间距离隐喻观对其形成机制...
关键词:现在时 非时间指称用法 认知语法 时间-空间隐喻 心理空间 
论人名的非指称用法及其翻译技巧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128-130,共3页朱秋娟 
人名不仅是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符号系统,而且还反映了社会风貌和大众心理,特别是它的非指称用法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丰富的语用内涵使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采用多种翻译技巧,如意译、注解补充、增译等才能...
关键词:人名 非指称用法 翻译 技巧 
有定摹状词属性用法及其相关的语言学问题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10年第3期15-21,共7页张家骅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言学"(05JJD740181)的阶段性成果
有定摹状词的属性用法是无指用法,与指称用法(有指用法)构成对立关系。属性用法/指称用法的对立与涉名解读/涉实解读、命题态度主体/言语主体对立有密切的关系。俄罗斯当代语言学在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源于西方语言哲学的有定摹状词属...
关键词:摹状词 指称 属性用法 指称用法 涉名解读 涉实解读 
从文化角度论中西姓名的内涵
《考试周刊》2008年第10期179-181,共3页陈婷 
姓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了解中西姓名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使学习英语的中国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体会中西文化差异,这样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和摩擦。中西姓名在姓名结构、姓氏来源以及取名方式和...
关键词:中西姓名 文化内涵 文化差异 非指称用法的英文人名 
英文人名非指称用法的特点及语用翻译
《科教文汇》2008年第6期173-173,175,共2页汪冬梅 
非指称用法的英文人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名的非表层意义,其来源广泛,所指具有引申意义。在翻译成汉语时应充分考虑原语的语用用意和译语的语用预设目的,使用适合不同语境的翻译方法以求达到原语和译语的语用等效。
关键词:表层指称 伴随信息 深层内涵 语用等效 
英文人名非指称用法的特点及语用翻译
《科技资讯》2007年第9期100-102,共3页李娟 
非指称用法的英文人名(non-referential English names)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名的非表层意义,所指具有引申意义;它能使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在翻译成汉语时应充分考虑原语的语用用意和译语的语用预设目的,使用适合不同语境的翻...
关键词:表层指称(surface reference) 伴随信息(accompanying information) 深层内涵(deep implicative) 语用等效(pragmatic equivalence).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