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

作品数:743被引量:68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景安东王兴昀董健陈吉德黄小琼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形体行动的“言语性”——以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为例
《当代戏剧》2023年第6期72-74,共3页刘馨悦 
“形体行动”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创造角色》一书中所提出的概念,他强调“形体行动”这个称呼本身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的背后隐藏着动机。不论是中国传统戏曲,还是西方戏剧,作为舞台艺术,其表演核心都是演员,故事的演进、情感的...
关键词:言语性 舞台动作 中国传统戏曲 心理逻辑 舞台艺术 舞台剧 西方戏剧 内心视像 
浅谈《四贤册》中的母亲形象塑造
《当代戏剧》2022年第4期78-79,共2页车虹娇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艺作品,母爱都是永恒的主题之一。自元杂剧以降,中国传统戏曲更是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母亲形象,如《西厢记》崔夫人一般的封建家长式主母,《双官诰》王春娥一样教子有成的贤母,《母子恨》中刘淑英那种溺儿爱儿反...
关键词:母亲形象 《西厢记》 中国传统戏曲 传统女性 元杂剧 刘淑英 形象塑造 义薄云天 
从“伶人三部曲”看台湾国光剧团“京剧新美学”的创新被引量:1
《当代戏剧》2014年第3期29-31,共3页雷琳静 
伴随着观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百年戏楼》落下帷幕,宣告着由台湾国光剧团带来的“伶人三部曲”在上海的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孟小冬》《水袖与胭脂》《百年戏楼》三部戏,写“人”,写“戏”,写“史”,点线面结合,为我们刻画了...
关键词:新美学 三部曲 京剧 剧团 台湾省 伶人 创新 中国传统戏曲 
在传统戏中体悟本真表演我演《卖酒》中的凤姐
《当代戏剧》2014年第2期52-53,共2页卢利花 
中国传统戏曲以写意为其核心特征,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在传统戏中体悟“本真”表演。《卖酒》是秦腔传统剧目《梅龙镇》中的一折。讲述了明朝正德皇帝以“军爷”打扮,微服私访,闲游散心,行至山西大同,投宿梅龙镇李龙酒店中,是日李有...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 表演实践 凤姐 酒店 本真 体悟 《梅龙镇》 传统剧目 
传统戏曲惊艳出新的范例——评新版越剧《狸猫换太子》
《当代戏剧》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孙豹隐 孙昭 
《狸猫换太子》是中国传统戏曲流传最为广泛的故事之一。其以强烈的戏剧性和有所寄托的特质几百年来薪火相传,承继不断。由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到明传奇《金丸记》、清花部花弹《陈琳抱盒》,再到民国初年上海京剧班社编写的4...
关键词:《狸猫换太子》 中国传统戏曲 越剧 连台本戏 民国初年 地方剧种 戏曲舞台 戏剧性 
从戏曲艺术中汲取“养分”——我演《郭双印连他乡党》中的王长命
《当代戏剧》2008年第5期58-59,共2页袁进 
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陶冶人们情操的精神产品。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便是中华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广大观众。中国传统戏曲不仅能给予艺术家极为丰富的遐想,还能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空间,也正是它的这种独特...
关键词:传统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 汲取 艺术魅力 艺术家 人类智慧 精神产品 中华民族 
戏曲的武戏被引量:3
《当代戏剧》2007年第6期46-46,共1页邓小秋 
在中国传统戏曲的宝库中,武戏,一直都占着重要的地位。唐、宋时期的“百戏”节目,有“角抵”、“爬竿”等杂技表演。在元杂剧中,已开始有《单鞭夺槊》、《三战吕布》等武戏剧目。同时,也就有了擅长跌扑翻跃、舞刀耍棍的武戏演员。现在,...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 武戏 杂技表演 元杂剧 剧目 演员 
戏曲现代戏的时代缺陷被引量:1
《当代戏剧》2006年第4期12-14,共3页张萌 
关键词:戏曲现代戏 缺陷 中国传统戏曲 《芦荡火种》 《骆驼祥子》 三十年代 《变脸》 民族文化 艺术家 演出 
当代话剧:模糊的时空观
《当代戏剧》1999年第5期17-18,共2页叶志良 
关键词:当代话剧 高行健 假定性 时空观 戏剧艺术 戏剧时空 抒情诗 中国传统戏曲 日常生活 模糊化处理 
鲁迅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情趣被引量:1
《当代戏剧》1999年第2期36-39,共4页廉文澄 
关键词:《鲁迅全集》 中国传统戏曲 民间戏曲 女吊 梅兰芳 《牡丹亭》 帮闲文人 艺术形象 《社戏》 士大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