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解读

作品数:421被引量:113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谭宏王良范徐昶楠熊晓辉朱凌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片口羌族抬狗祈雨仪式的人类学解读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53-156,共4页吴纯 
2024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禹研究中心项目“多民族大禹传说的讲述逻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编号:DYYJ202403)。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片口乡作为羌、汉、藏等多民族的聚居地,孕育了独特且多元的地方民俗文化。该地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都会举行“抬狗祈雨”的民俗活动,众人在羌族释比的带领下以“抬狗羞灵官、祭天耍水龙”的形式来驱邪纳福、祈雨...
关键词:羌族 抬狗祈雨 民俗活动 
人类学关于“礼物”和“交换”的解读
《青海民族研究》2024年第2期118-126,共9页威尔克 克里格特 马建福(编译) 刘春燕(编译) 
礼物赠送是一种窥视多重人性的行为,因为礼物可以同时被理解为理性交换、建立关系的方式以及道德观念和文化意义的表达。西方经济学家完全专注于货币交换研究,所以倾向于将礼物馈赠排除在人类文化的分析之外,只将礼物视为一种纯粹的经...
关键词:礼物 交换 互惠 人类学解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何家辉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用民间话语讲述人生的苦难与现实的残酷,在矛盾与挣扎中凸显人性的善良与纯朴。在主人公许三观一生十二次卖血经历的背景下,在叙述层面彰显出一套鲜明的文学人类学话语体系,存在关于血液禁忌、血液“商品化”...
关键词: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人类学 
多元文化视域下阿尼夏吾山(庵古鹿拱北)的人类学解读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25-31,共7页周毛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吐蕃简牍卜辞、敦煌藏文卜辞与《格萨尔》卜辞渊源关系研究”(21BZW177)的阶段性成果。
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尕楞藏族乡、查汉都司乡大庄村交界处的阿尼夏吾山(庵古鹿拱北)是藏、土、汉、蒙古、撒拉、回、东乡、保安等民族民众心目中的神山,是多民族共同寄托情感之处。这些民族在坚守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以不同方式吸收其他民...
关键词:多元文化 阿尼夏吾山 庵古鹿拱北 文化共享 
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对文山“三月三”节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民族艺林》2023年第4期46-54,共9页王倩倩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多民族丝路文学研究”(项目编号:BZKY2023050)阶段性成果。
“三月三”节是文山壮族人民和其他各族同胞共同举行的全州性民族聚会,以“对歌”为主要形式,并举行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是一种具有全域性、民族性和原生态特征的传统节日。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三月...
关键词:文山 “三月三” 民族节日 文化认同 
饮食文化与民族互嵌——呼伦贝尔市锡尼河地区糕点文化的人类学解读被引量:1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0-15,共6页朝克赛 苏丹 
2022年度内蒙古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内蒙古牧区多民族乡村社区全方位嵌入研究”(2022NDC160)。
中国饮食文化是在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地方饮食文化中存在着深厚的交融性、凝聚性、共同性特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锡尼河地区的糕点文化在种类、制作方法和饮食习惯中体现出建构认同和超越边界作用;在共餐活动中体现出增进...
关键词:饮食文化 民族互嵌 糕点文化 锡尼河地区 
仪式过度的人类学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143-144,共2页嘉日姆几 
仪式医疗是否有过度治疗的问题,至今很少有人研究。在现代医学中,过度医疗一般被理解为“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超过疾病实际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医疗行为或过程”,主要包括医疗行为的无效性和医疗消费的过度性。问题是,医疗行为的无效性和医...
关键词:医疗行为 医疗消费 过度医疗 现代医学 过度性 过度治疗 无效性 凉山彝族 
祖先崇拜视角下大理白族中元节的人类学解读
《国学(汉斯)》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奚婷 
在我国祖先崇拜是各个民族的一种信仰方式,同样也是宗族互动的精神支柱之一。中元节则是祖先崇拜的重要体现之一。中元节又被称为“鬼节”或者“七月半”,它是人们用来缅怀先人的节日。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世代居住在苍山脚下洱海边的白族...
关键词:白族 祖先崇拜 中元节 
电影技术实践的人类学解读:群体本能、思维架构与进化方式
《电影评介》2023年第6期57-60,共4页赵文江 
电影学总是以电影的技术与文本内部的思维惯性来阐释电影,没有意识到人类是被习惯性活动所组织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生活与文化都是被“无剧本的电影”组织起来的。人类出于生物性的惯性认知与行动,对自己的行为方式缺乏真正了...
关键词:思维惯性 人类学视野 文本内部 人类学解读 生物性 电影学 人类文明 认识与实践 
坛城: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人类学解读被引量:2
《社会学研究》2023年第1期161-182,共22页李晋 
本文尝试揭示位于川青交界的果洛和色达如何在19世纪成为藏族眼中代表佛教宇宙的坛城。除了呼应当代人类学对“地方”概念的重构,这个发现还能证明这片历史上远离国家政治中心的牧区曾存在一个从文明边缘成长为中心的想象。费孝通在论...
关键词:坛城 藏传佛教中国化 藏彝走廊 佛教人类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