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美学

作品数:87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天道金雅皮朝纲王建疆薛雯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孔颜之乐”美学命题价值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岳进 周伟 
“孔颜之乐”命题的演变经历了宋儒前的语词诠释、宋儒以来的哲学命题诠释和王国维以来的美学命题诠释三个历程。从美感问题出发,围绕美学史发生逻辑,“孔颜之乐”美学命题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人格美感,即“从吾所好”的审美情趣观、...
关键词:孔颜之乐 美学命题 美感 人生美学 
漫议人生美学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6期49-54,共6页杜书瀛 
中国传统哲学根本指向是人生论,其哲学可谓人生论哲学,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是人生美学(人生论美学),它是中华民族的美学。人生美学的兴趣不像哲学美学那样探索抽象的美是什么,也不像艺术哲学那样从抽象的哲学理念出发探讨所谓艺术...
关键词:人生美学 中华美学精神 诗性呈现 
从文艺美学到人生美学——胡经之在美学中国化进程中的贡献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8期13-16,共4页吴俊忠 
胡经之先生对美学中国化的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开创文艺美学,为美学中国化树立鲜明标志,增添靓丽色彩;走向文化美学,开辟美学中国化的新境界;关注自然美学,让美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相契合;归结于人生美学,在美学中国化进程中...
关键词:胡经之 美学中国化 文艺美学 文化美学 自然美学 人生美学 
席勒人生美学研究:人性的分裂与审美教育
《艺术广角》2022年第6期63-71,共9页韩振江 李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21世纪西方激进左翼文论批判研究”(20&ZD290)阶段性成果。
弗里德里希·席勒把人性视为美学思考的起点,同时人性及人的幸福也是审美教育的终点。席勒早年的人生体验成就了他反封建、反暴政、反压迫的思想,使之成为创作《强盗》和《阴谋与爱情》的时代叛逆者。同时,他受到启蒙思想和康德哲学的影...
关键词:席勒 审美本质 美学思考 启蒙思想 法国大革命 启蒙理性 康德哲学 人生美学 
克制与放纵:玄学美学的“适性”追求及其不同形态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0年第3期111-112,共2页祁志祥 
魏晋玄学是道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合的产物。所谓“玄学美学”,即玄学关于美的思考和追求。玄学美学关于美的核心追求是什么呢?是庄子提出、郭象通过《庄子注》加以发展与传播的“适性”。“适性”即逍遥,即可达到人格的至美境界。“适”者...
关键词:人生美学 《庄子注》 道家学说 魏晋玄学 人格美学 儒家学说 适性 
人生美学:“北路梆子”传人张彩平审美之旅被引量:1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22-124,共3页苏米尔 
"听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山西省著名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北路梆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大同市北路梆子剧团团长张彩平的艺苑之路蕴含着深厚的人生美学意蕴。本文以张彩平人生之路为经,以部分重要事件为纬,从求知之路的审美升...
关键词:北路梆子 张彩平 人生美学 《平城赋》 《王宝钏》 
我观中国词作家群体的几种美学人生
《词刊》2019年第5期60-62,共3页李长鸿 
谈词容易谈人难,更何况当今中国音乐文学领域很难说是一个行业,但的确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一种能辐射波及各行业和人群的不稳定圈子。词作家宋小明先生曾在一篇《歌词创作群体现状》中将歌词创作人群分类为:专业创作群体、市场型创作群体...
关键词:词作家 人生美学 歌词创作 
没有艺术细胞?试着教孩子做饭吧!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18年第7期42-43,共2页陈妍妈妈 
日本妈妈对孩子的美育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方法,大到房间的整理与设计,小到钱包手绢的制作,以“精致”著称的人生美学被她们融进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键词:孩子 细胞 艺术 人生美学 美育 
论孙犁美学思想的特质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阎庆生 
孙犁凭借着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美学著述的研读,以及对自身和当代文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具有丰厚、融通、深邃的特点。它以"天人之际"、"主客相契"与"真善美统一"为基质,深入提炼、总结艺术的规律,在人生哲学...
关键词:孙犁 美学思想 人生美学 人性美学 
“游”与庄子人生美学的逍遥精神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1期242-242,244,共2页孟丽莎 
“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美学,“游”包括游世、游心、游境,庄子本着逍遥的精神从心出发,不为外事外物所累,超越世俗,超越生命,从而实现美的超越,从有限到无限,最终实现人生的永恒化和美的人生化,充分体现了其对自由与诗意人生境界的追求.
关键词:庄子 “游” 逍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