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行为

作品数:78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贺马萧陈融徐东张艳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杭州市轻工技工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动机驱动的规范信念更新
《南开经济研究》2024年第12期246-263,共18页孟景轶 邹文博 秦海英 
理论与实地实验研究”(EAE22010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专项资金研究项目(H0123706)的资助。
社会规范在塑造个体道德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人们在可以通过撒谎来增加自身金钱收益但可能伤害他人的决策情境中,如何更新对描述性规范的信念。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那些未意识到自己将参与此类选择的旁观者,那...
关键词:信念更新 自利偏见 规范遵从 撒谎行为 信号博弈 
社会活动:《大卫惹麻烦》
《儿童与健康》2023年第10期78-79,共2页李佳琪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的行为习惯、交往能力、社会性品质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在幼儿园中或多或少都有过犯错误的经历,但是幼儿犯错之后的态度却各有不同:有的幼儿能够勇敢面对,有的却害怕承担后果,经常在犯错误后找借口...
关键词:中班幼儿 撒谎行为 大卫 交往能力 行为习惯 幼儿园 社会活动 设计意图 
五招应对学生的撒谎行为
《新班主任》2023年第4期5-7,共3页江红霞 
纠正学生的撒谎行为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认为可以这样做。共情,赢得信任面对撒谎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共情,接纳学生的情绪,耐心倾听,从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放下戒备,吐露谎言背后的真实原因。在查明学生的撒...
关键词:撒谎行为 班主任工作 耐心倾听 五招 对症下药 赢得信任 
理性应对学前期“匹诺曹”行为
《教育家》2023年第12期67-67,共1页王腊梅 
作为学前教师,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都碰到过童话中的“匹诺曹”——说谎。皮亚杰认为儿童表现出一种系统的发展趋势:年幼儿童把说谎和其他言语行为(比如骂人)相混淆;而6岁儿童把不好的(坏的)言语说成是说谎。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并...
关键词:撒谎行为 共同成长 学前教师 说谎 任其发展 皮亚杰 言语行为 匹诺曹 
宝宝撒谎的心理机制和发展历程
《江苏卫生保健》2022年第8期38-39,共2页王腊梅 
撒谎,对于宝宝来说其实是一件发生概率挺高的事。据说,大部分宝宝在社会交往中都经常出现撒谎行为。因此,有必要了解宝宝撒谎的心理机制和发展历程。小宝不小心弄坏了妈妈的口红,妈妈问:“谁弄坏了我的口红?”小宝赶紧说:“不是我,是奶...
关键词:撒谎行为 社会交往 口红 发展历程 宝宝 心理机制 发生概率 奶奶 
小学生撒谎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年第2期82-85,共4页戈建红 
小学生对撒谎行为的认识比较复杂。他们认为撒谎这一行为是不对的,但同时认为谎言分善恶,谎言要辩证地看待,而且谎言常有被拆穿的风险。追求虚荣、避免责罚、出于善意和为了模仿等是引发小学生撒谎行为的主要因素。教师要了解撒谎原因,...
关键词:撒谎行为 撒谎心理 小学生 
宝宝撒谎,未必是品德问题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1年第11期35-37,共3页大鹏 
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宝宝在两三岁的时候开始出现撒谎行为,并随年龄增长,谎言种类越来越丰富:无恶意的谎话、社交性谎话、残酷的谎话、善意的谎话、隐瞒性谎话、牟利性谎话等。从不撒谎的宝宝几乎没有,而且年龄越大撒谎的水平越高。但...
关键词:撒谎行为 社交性 宝宝 品德 
杜绝孩子撒谎行为的四大关键
《农家致富》2021年第19期62-62,共1页李虹 
"狼来了"是每个学生儿时就熟知的故事,它教育孩子从小要养成不要说谎的好习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可是,说谎仍是部分孩子比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那么如何杜绝孩子的撒谎行为呢?惩罚要合情合理合度在惩罚撒谎的孩子时要考虑他的感受。...
关键词:撒谎行为 狼来了 说谎 惩罚 合度 合情合理 杜绝 
自我控制影响抑郁易感儿童的撒谎行为
《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1期55-63,共9页戴红梅 任梦梦 
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正确认识二者有助于了解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上的差异。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实验从不同的视角考察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上的差异。本研究的实验1采用一个量表选择抑郁易感的儿童完成一个...
关键词:抑郁易感儿童 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资源 撒谎行为 
打败“谎话怪兽”
《湖南教育(上旬)(A)》2020年第6期30-31,共2页黄昕驰 
说谎是儿童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这一现象在小学低年级中较为普遍。儿童在遇到尴尬时会说一句小小的谎言来掩饰自己、缓解尴尬,在这种情况下说谎无可厚非,但如果说谎过于频繁,则需要教育者及时干预。如果处理得当,能够保护儿童的...
关键词:撒谎行为 儿童心理发展 小学低年级 教育者 说谎 处理得当 人格偏差 及时干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