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范畴

作品数:834被引量:90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建次普慧管才君邱美琼李修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扬州大学南昌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理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趣何以成为审美范畴——兼析倪迢雁的新美学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3期23-32,共10页徐亮 高丽燕 
倪迢雁是近廿年新起的新美学代表人物之一,对“有趣”作为一个审美范畴作出了系统论证。新美学新在哪里?它如何处理自身与传统的哲学美学的关系?它何以能在“理论”之后让美学重获生机?倪迢雁对“有趣”范畴的创设和喻说,为我们提供了...
关键词:新美学 有趣 审美范畴 倪迢雁 
从六朝文人对“赏”的审美认知看《诗品序》“赏究天人”之不误——兼论六朝之际“赏”这一美学范畴的确立被引量:3
《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48-53,共6页赵树功 
钟嵘《诗品序》中有“赏究天人”之说,一些学者认为是“学究天人”之误。事实上,这不是失误,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第一,“赏究天人”不仅可通,而且更能体现六朝文人的审美倾向。第二,从校勘依据上看也有可商榷之处。第三,如果...
关键词:诗品序 辨正  审美范畴 
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词趣论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56-61,共6页胡建次 
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词趣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宋代,“趣”作为审美范畴被引入到词学批评中;二、明代,词趣论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三、清代,“趣”在词学批评视野中得到更为广泛地运用与升格。上述历程,标示出“趣”作为我国古...
关键词:古典词学批评 词趣论 引入 充实 升格 词学批评 古典 中国 审美范畴 “趣” 
从民族思维形式看神韵
《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6期48-54,58,共8页吴调公 王恺 
一、神韵的文化内涵神韵,这一个具有民族思维形式典型特征的审美范畴,是传统艺术的奇葩。它的审美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从显示神韵的艺术品中,人们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扩大审美对象的魅力,有利于展开体贴入微地对意境的再创造,更...
关键词:审美范畴 中华民族 民族思维 王渔洋 审美内涵 审美规范 司空图 民族性格 神韵派 审美追求 
谈谈喜剧性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4期79-85,共7页蒋孔阳 
人有痛苦和悲哀,但更希望欢乐和喜庆。每当大年三十除夕的晚上,千家万户团聚在电视荧屏的前面,无不翘首期望:演员们能够逗引他们笑的神经,让他们欢欢喜喜地度过一个晚上,以消除一年的疲劳和辛酸,换来新的一年的愉悦和希望。这样,以笑为...
关键词:喜剧性 讽刺喜剧 悲剧性 审美范畴 生活美 弗洛伊德 果戈理 生活中 消除 现实世界 
论中国古典文学美学的建构被引量:3
《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2期71-78,共8页吴调公 
一、把握审美意识的座标,探求中国古典文学美学建构中国古典美学是源远流长、饶有丰富宝藏和民族传统的。然而,由于古代文人的论述往往以文化为大背景,或者侧重于创作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对具体作品的体味与悟解,而不潜心于逻辑性的分解,...
关键词:审美意识 审美创造过程 审美主体 美学建构 中国古典美学 西方美学 审美范畴 审美原则 审美形态 美学体系 
作为诗本体的艺术意境被引量:5
《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6期64-72,共9页胡经之 
在文艺美学中,意境是一个标志艺术本体的审美范畴。然而,对于艺术意境的诠解和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就古代而言,有认为源于“疆界”意,有认为与佛经传播有关,有认为意境渊源于形神说,言意论,诗味说等。就现代而言,则更是言...
关键词:艺术意境 诗本体 意境范畴 艺术本体 诗味说 典型形象 审美特征 审美范畴 境界 情与景 
黑格尔的抒情诗美学与中国古代抒情诗美学的比较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4期89-94,共6页蓝华增 
读黑格尔《美学》,发现他的抒情诗美学:内容上以“意象”为中心审美范畴,表现上以“显喻”“隐喻”为手段这一基本点,同中国古代抒情诗美学:内容上以“意境”为中心审美范畴,表现上以“比”“兴”为手段这一基本点,二者之间有着许多近...
关键词:中国古代抒情诗 意象 美学 审美范畴 浪漫主义 柏拉图 西方抒情诗 艺术境界 浪漫型 黑格尔 
古代诗论意境说源流刍议被引量:8
《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82-90,共9页蓝华增 
诗的意境说是我国诗歌创作和欣赏审美经验的结晶和升华,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它究竟孕育于何时?形成于何时?发展于何时?集大成而总其说,并浸浸乎各类文艺理论,又是何时?这一问题,由于近几年来诗人和诗论家们关于诗歌创作是否需要...
关键词:意境说 诗歌创作 古代诗论 魏晋南北朝 文心雕龙 审美范畴 诗歌理论 皎然 诗品 盛唐诗歌 
“物一无文”和“物无一则无文”——《艺概》的审美方法论之一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105-112,共8页陶型传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把先秦哲学中关于事物内部相形相对、矛盾变化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到艺术审美范畴,从艺术内部诸因素的矛盾关系中,揭示艺术美的构成和创造规律,提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性哲理意义的见解,初步形成了一个辩证的审美...
关键词:艺术美 审美范畴 章法美 创造规律 庄子 审美方法论 构成规律 表现形式 艺术品 艺术作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