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学

作品数:37被引量:1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武占元武锡环李国光杨玉芳樊丛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发现》《广州医科大学学报》《西部素质教育》《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物学教学的融合探索
《中学生物教学》2023年第35期82-82,共1页陶晓霞 翟丽光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重点话题。在成长过程中,青少年会遭遇诸多挑战,由于自身认知有限或家长、教师关注不及时等因素,学生难以疏导、排解心中的消极情绪,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压力过大、焦虑、自卑以及抑郁等心...
关键词:机械工业出版社 生物学教学 教师关注 心理学理论 生物心理学 融合探索 消极情绪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生物心理学在健康管理与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中学生物教学》2023年第26期I0002-I0002,共1页王晓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日益高涨,从事健康管理、体育训练的人也越来越多,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维持机体健康成为这一人群重点关注的内容。体育运动是人体进行身体动作与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其表现效果通常受人体心理、情绪...
关键词:运动技术水平 体育训练 体育运动 身体动作 机体健康 生物心理学 心理素质 运动员 
外星沙漏
《童话王国(文学大师班)》2019年第4期16-19,共4页陆杨 铁甲小su侠(图) 
当我醒来时,我发现自己被关在一个巨大的沙漏中。无数的细沙从天而降,很快就没过了我的脚踝。我拼命敲打着玻璃墙,试图引起外面站着的数十个形态怪异的生物的注意。那些生物有着五颜六色的皮肤,外形也各式各样,长着远比人类多得多的手...
关键词:宇宙飞船 动物园 生物心理学 
练就受惠一生的演讲技巧
《世界文化》2017年第3期63-63,共1页董晨晨 
现代语言教学楼2011教室里,我看到了令人感到惊讶的一幕——学生们在对着白墙念念有词。“没有来自外界的压力,不再背负父母期望的我,是否能忠实自我,成为一个领导者?”有学生对着墙很动情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应聘成功后,他们都...
关键词:现代语言教学 进入控制 身份危机 一个问题 斯沃博达 美国密歇根 令人 讲话者 生物心理学 热血澎湃 
生物基础课中如何引导医学生身心发展被引量:1
《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19期140-141,共2页樊丛令 
医学院校中开设众多生物学基础课程,不仅使医学专业学生掌握了生物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医学类学生身心的较大发展,让学生透彻理解生命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及人体生理生化过程是医学心理认识的基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共存...
关键词:生物因素 主观能动性 职业环境 生物心理学 
别忽略孩子的“玩商”
《人生十六七》2016年第1Z期24-24,共1页老鹰 
周六,外甥特拉到我家找表弟雷拉玩。自从年前我在妹妹家附近买了房子搬过来,这小哥俩几乎形影不离。特拉更爱在我家玩,我知道其中的原因: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比我妹妹对孩子更宽松一些。他们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用彩笔在墙上画花...
关键词:小哥俩 成卷 兄弟俩 洗衣服 花鸟鱼虫 小伙伴 摇摇头 肥皂水 生物心理学 罗森茨威格 
青少年抽烟导致长期注意力下降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84-84,共1页
据生物谷报道,一项研究发现,青春期养成抽烟的习惯会产生一些注意力下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延续到成年阶段。"我们的研究所推出的结论旨在强调控制吸烟,尽早戒烟",该文章的作者,来自荷兰VU大学的博士研究生Jorien Treur说到。"对于...
关键词:注意力 青少年 抽烟 生物心理学 控制吸烟 博士研究生 青春期 研究所 
富有神奇力量的信念之谜
《科学大观园》2015年第9期46-48,共3页王庄林 
不论是对宗教、药物,还是对别的什么事物的信念,都会改变我们的情绪状态!如果能把握我们自身能力的自信,那么信念将成为一种良性循环,成为对自我实现成功的一种神奇力量——十分诱人的生物心理学之谜客观上讲,信念从未移动过一座大山,...
关键词:生物心理学 心脏病人 情绪状态 里桑 行动能力 洛尔 安慰剂 自我实现 良性循环 多巴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
《中国伤残医学》2014年第21期214-216,共3页宋秀花 景艳玲 王东明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人群终生患病率约为1%,多于青壮年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并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跨学科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病因学 发病机制 终生患病率 生物心理学 精神疾病 身心健康 青壮年 
常怀感恩之情 有益身心健康
《泸州科技》2011年第4期40-40,共1页
科学研究显示,无论是用说、做还是写的方式,只要对他人表示感恩,就对身心健康有益.当然,感恩之情必须发自内心才有效。大脑释放"奖赏"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心理学系主任多雷斯瓦米说,感谢别人这一小小的举动会让大脑释放出包括多巴胺和5-羟...
关键词:感恩之情 生物心理学 奖赏 雷斯 催产素 寡肽 皮质醇 多巴胺 三羟酪胺 神经递体 《每日邮报》 大脑 系主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