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表达

作品数:134被引量:11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艺吴剑锋王红汤雪莹王培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艺创作中诗性表达与黑白美学交融之探究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5年第1期6-7,共2页刘文琴 
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人类历史中对自然、文化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在陶艺理念中,陶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寄托;而在中国文化中,艺术创作的过程常常带有诗意性的表达;黑白美学则以简洁的色彩对比,传递出极致的...
关键词:诗性表达 黑白美学 陶艺创作 文化内涵 艺术精神 
色彩的诗性表达——张鹏的油画风景
《走向世界》2025年第1期80-81,共2页陈国力 
近几年,山东青年油画家张鹏的作品频频入选全省、全国各类学术展览并获奖,多次被美术机构收藏,引起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张鹏的油画创作大多以风景为主,乡野山村是其油画风景创作的常见主题。他陶醉于自然界斑斓色彩的表达,无论是辽...
关键词:油画风景 油画家 油画创作 油画艺术家 学术展览 创作灵感 诗性表达 色彩 
革命精神的诗性表达——陈伯吹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研究
《译苑新谭》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徐德荣 张迪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儿童文学翻译的跨学科研究”(编号:202042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的陈伯吹,其儿童文学翻译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剖析陈伯吹在20世纪30-50年代的儿童文学翻译活动,通过系统梳理陈伯吹生平及其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相关言论,结合其儿童文学翻译实践,揭...
关键词:陈伯吹 儿童文学 翻译思想 革命精神 诗性 
21世纪中国艺术电影中西南影像的乡愁空间呈现
《视听》2024年第12期47-51,共5页何李伊曼 
地域影像是当下中国艺术电影创作的重要面向。21世纪以来,西南地区以其奇特诡谲的自然风貌和异质独特的城镇空间成为艺术电影创作所聚焦的地域空间。同时,从中国电影史中的西南影像呈现回溯,能够发现离散经验始终贯穿在空间表达之中,而2...
关键词:21世纪艺术电影 西南影像 乡愁空间 诗性表达 
诗性表达:非遗文化在舞蹈编创中的破圈探索——以舞蹈选段《硖石干河》为例
《尚舞》2024年第22期59-61,共3页张佳 吴硕 
舞蹈诗剧《何以相逢》于2024年9月在中央歌剧院成功首演,广获好评。全剧注重诗性表达,不以叙事铺陈,而是通过肢体给予观众想象共情。其中舞蹈选段《硖石干河》将非遗文化符号海宁灯彩与舞蹈编创和舞台化进行了创新性融合,打造了具有传...
关键词:诗性表达 舞蹈编创 主体性 形象性 
让诗意在“流量”中涌动——浅析古典诗词在新媒体创作中的“点睛”之美
《声屏世界》2024年第22期27-29,共3页孙志红 陈玉霞 
古典诗词在新闻作品中有其独特的“点睛”作用。文章分析了诗词在新闻传播中的情感认同、创作点睛、审美跨界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应用方式。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古典诗词的凝练语言、情感共鸣和审美价值,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传...
关键词:新闻传播 古典诗词 情感共鸣 诗性表达 人文情怀 
写作教学宜始于诗性表达还是理性表达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28期50-53,共4页施茂枝 
一.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顶层设计,写作起步于低年级写话,尽管一般视之为非正式的。那么,写话训练更适宜从诗性表达还是理性表达开始?或应以何为侧重点?新近发生的一个案例,可以提供答案。
关键词:写话训练 顶层设计 语文课程 义务教育 写作教学 理性表达 低年级写话 写作起步 
当代中国动画电影的青年亚文化式现实主义与诗性表达——以《深海》的“溢出”现象为考察对象
《艺术探索》2024年第5期123-128,共6页屈立丰 邹波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19ZDA333);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工业美学研究”(24Y013);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中国动画产业政策创新研究”(WHCY2016B2)。
《深海》在工业化电影生产和作者型创作个性的转换与平衡中,通过双重叙事结构、心理表现主义、彩色粒子水墨等形式创新,表现出两个面向:一是反映了青年亚文化主体对相对正义的现实世界的价值体认、选择与承担,表达了影片的现实主义关怀...
关键词:《深海》 青年亚文化 现实主义 
《长安三万里》的盛唐文化辨识路径——兼论电影创作的中国美学意象的诗性表达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4年第3期105-112,共8页林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影创作展现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路径与方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8BC035)。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极具中国美学风格尤其唐代文化辨识度,通过俯仰自得的镜头语言创构了雄浑绚丽的意象空间,表现了“以大观小”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空间意识及中国人节奏化、音乐化的宇宙观。它采取“三叠式”叙述饶有兴味地讲述了李...
关键词:《长安三万里》 盛唐气象 意象空间 文化辨识度 
论郭沫若的延安想象与诗性表达
《郭沫若学刊》2024年第3期65-71,共7页冯瑶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项目“郭沫若‘实践型’教育思想生成研究”(GY2023B04)阶段性成果。
抗战时期,身在国统区的郭沫若在与延安方面的工作沟通、书信往来、诗词寄情、物质捐赠、文艺创作中完成对革命“延安”理想空间的想象与建构,成为“革命人”郭沫若主观建构延安形象与理想空间的形式表征。“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圣地...
关键词:郭沫若 延安 空间想象 诗歌创作 国统区文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