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存在

作品数:48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英杰陈理宣王崧舟庄伟杰杨梅更多>>
相关机构:内江师范学院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学术月刊》《南方文坛》《作文与考试(初中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广东诗歌现场的有限观察
《文学自由谈》2024年第5期124-130,共7页黄金明 
一、广东的诗歌创作与民间诗刊概况广东的诗歌创作曾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被遮蔽的状态,这里面有着复杂的原因,譬如诗界对广东诗歌的偏见和误读等,但广东诗人未能提供有说服力的文本,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事实。近30年来,这样的局...
关键词:青年诗人 诗意存在 诗歌创作 广东诗人 广东诗歌 荡子 安石榴 民间诗刊 
科学与诗意相互交融
《高中生(作文)》2024年第4期10-11,共2页李青峪 
很多时候,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科学与诗意被视为对立的关系。济慈因牛顿将彩虹光谱还原而发怒,劳伦斯拒绝相信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这似乎反映科学与诗意存在着矛盾。其实不然,正如人的左右脑,科学与诗意二者不是独立调控人们的活动,...
关键词:诗意存在 惯性思维 相互协作 相互交融 左右脑 
诗意存在的渴望——浅析汉服之美被引量:2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7-10,共4页赵近 
汉服,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始于黄帝,成形于周朝,至明末清初逐渐消失。四千多年漫长的发展演变使得汉服俨然不再是一件简单的衣服而是一个集实用性、礼仪性、等级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系统完整的服装体系。“穿衣”是一种有审美态度的存在...
关键词:诗意  汉服 现代人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诗与远方——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被引量:1
《小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15期67-68,共2页刘丹丹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我总认为这才是对读书最好的描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心中总是有些浪漫和诗意存在,所以每当读到这句话,心中就会生出读书时的美好和向往。奔跑在教...
关键词:诗意存在 语文教师 读书 一棵树 远方 
“诗意语文”——愉悦之源与实施之策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第11期13-14,共2页黄诗尧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自己有一个梦,要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王崧舟为此做了大量探索。受其启发,同时结合其他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笔者也对“诗意语文”形成了自己的认...
关键词:诗意语文 日常教学 王崧舟 诗意存在 特级教师 语文教育工作者 研究成果 课文 
明素盘赏析丘文桥的诗:现代美学与魅力的诗意存在
《花溪》2021年第29期0220-0220,共1页明素盘 
这是一首爱情诗。纵观古今中外,能打动人的爱情诗无一不在于“情真”二字。诗歌作为一种思想和意识的载体,以语言形式出现,更是一种精神导向。好的诗歌一定是直抵人心的,是美与魅力的结合统一。这首《一百二十天》是丘文桥先生的一首近...
关键词:明素盘 丘文桥 现代美学 
材料作文“艰难生活与诗意”素材运用指导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1年第23期57-60,共4页王学华 苏佳依 
备考金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自创"‘砖’为你读诗"工地朗诵,用"播音腔"朗诵诗歌的,是农民工李小刚;写出"忙个小营生,写诗几小令。粗食小浊酒,平头小百姓"这首略微押韵的《四小歌》的,是豆花店老板邱建厂……生活的物质水平可...
关键词:材料作文 诗意存在 备考 播音腔 农民工 素材运用 
浅谈学习“诗意语文”教学的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12期68-69,共2页纪思帆 
"诗意语文"是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题记在成为一名一线教师之前,我的理想课堂是王崧舟先生所倡导的"诗意语文"课堂。什么是"诗意语文"呢?它又有什么打动我的地方?"‘诗意语文’是...
关键词:一线教师 理想课堂 诗意语文 语文教育 诗意存在 王崧舟 融于生活 
艺术是人诗意存在的象征新解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第6期90-92,共3页张卫霞 
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桂林山水的审美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8KY09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艺术是人类诗意存在的真实反映,对艺术的需要植根于我们人性的深处。艺术以想象性的满足方式和象征性的表意系统,并以富有象征性的符号系统、灵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存在的象征。艺术是凝聚着我们个体和人类集体的情...
关键词:艺术 诗意 象征 规则 
“此在”世界的精神飞翔
《新阅读》2019年第3期73-74,共2页黄桂元 
当下诗歌写作领域可谓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一个突出而有深意的现象是,批评家与诗人之间的区别不再泾渭分明。其间,既有于坚、臧棣、伊沙、朵渔等一类诗人批评家,也不乏陈超、罗振亚、张清华、霍俊明这样的批评家诗人。后者,往往因批评家...
关键词:“此在” 诗人品格 精神 世界 批评家 诗歌写作 诗意存在 罗振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