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气

作品数:323被引量:1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左鹏军刘万川戴伟华王志杰蒋广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何晏的服妖和食散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21年第1期123-128,共6页傅如意 曹旭 
何晏不仅是魏晋时期的玄学家、文学家,是魏晋玄学"贵无"论的创始人,还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魏晋士人服用五石散的祖师,还是万千少女所爱慕的美男子,人称"傅粉何郎"。尤其服妖和食散的风流之举,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何晏身为男...
关键词:时代风气 魏晋士人 何晏 玄学家 五石散 魏晋玄学 女子服饰 服妖 
唐诗中的“桃李”指什么
《文史知识》2016年第4期81-87,共7页李丹婕 
南朝江淹《别赋》中写道"攀桃李不忍别,送爱子沾罗裙",初唐李善注云:"当盛春之时,而分别不忍也。"桃李喻夫妻。8世纪初,开元年间及第进士王泠然在向宰相张说毛遂自荐、谋官请衔时写道:"仆虽不佞,亦相公一株桃李也。"(王定保《...
关键词:王定保 开元年间 王泠然 进士出身 时代风气 唐摭言 安乐公主 修文馆 杨嗣复 桃李年 
韩愈对儒学复兴的贡献
《文史知识》2016年第1期44-50,共7页刘宁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唐古文与儒学转型”(项目编号:010BZW038)的阶段成果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韩愈是贡献卓越而又争议颇多的人物,在经历了评价上的诸多抑扬起落之后,要深入理解韩愈就显得尤为困难。韩愈之对待佛教,在强调多元包容的今天,似乎显得过于激烈,其实大声弘的古文,似乎也不无迂阔,然而倘若能超越眼...
关键词:儒学复兴 时代风气 声弘 迎佛骨 《原道》 论佛骨表 夷夏之争 吕温 潮州韩文公庙碑 德宗 
论五代士风
《文史知识》2006年第5期73-73,共1页王凤翔 
五代乱世.重武轻文的时代风气迫使士人或隐居山林,或避祸南迁;混世苟活、明哲保身的人生态度成为士人群体的主导理念,并使士人普遍带有轻薄浮躁、放纵不羁的习气,以致产生求名噪进、急功近利的行为趋向,具体表现为隐逸、混世、浮...
关键词:五代 士风 士人群体 时代风气 人生态度 明哲保身 具体表现 
挣破庄周梦 两翅驾东风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8年第12期30-32,共3页李鸣 
"诗无达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出了阐释者的自由。同样一篇作品,同样的一只大蝴蝶,在李鸣那里是"人生的虚幻"和"放浪形骸";在过常宝那里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诗人的精神探险",是"一个孤独而要竭力自我呈现的精灵"。不同...
关键词:蝴蝶 小令 关汉卿 人生 东风 元代文人 作者 时代风气 虚幻 风流 
悲秋题材与文人心态
《文史知识》1989年第8期102-104,共3页刘宁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承继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倘若从二十世纪的今天向历史的域内望去,人们会感到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被一种持久而坚韧的文化气质所笼罩。尽管在这个舞台上,有过战国百家争鸣...
关键词:文人心态 时代风气 审美趣味 文化气质 古代知识分子 《九辩》 不自觉 矛盾心态 中国古代文人 文学意象 
读韩愈《送董邵南序》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86年第3期29-33,共5页吴小如 
韩愈是古文大家,也是杰出诗人。他的'以文为诗',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论;但我以为,他不仅'以文为诗',而且能'以诗为文'。如他的《杂说一》、《杂说四》,都是在'以诗为文'。而这篇《送董邵南序》,作为'以诗为文'的范例,似乎更为典型。我们在...
关键词:送董邵南序 以文为诗 韩昌黎 董邵南 高情远韵 散文名篇 唐王朝 贞元 董生 时代风气 
“思无邪”,不是对《诗经》的评价,而是《诗经》产生的社会效果
《文史知识》1985年第9期113-114,共2页翟宝海 
'思无邪'本是《诗·鲁顷·驹》中的i左句,孔子借以论《诗》,'思无邪'之意便与原诗有了相当距离。一般释之为'思想纯正',这于孔子原仓城下致背离太远,却也并非没有可商榷乙处。我们认为,孔子的'思无邪'别有所指,既非《诗·鲁顷·酮》
关键词:思无邪 原诗 仓城 社会效果 诗言志 赋诗断章 太远 《诗集传》 时代风气 三百篇 
汉乐府为何多悲歌?
《文史知识》1985年第8期95-95,共1页张荷 
汉代的乐府诗,大部分表现着悲凉感伤的情绪。这是什么缘故呢?费秉勋同志在《汉乐府杂考》(《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这是时代审美风尚的表现。尚悲,是汉代乐歌欣赏的时代风气。王充《论衡·自纪篇》说:'美色不同面,...
关键词:汉乐府 自纪 悲音 西南师范学院 时代风气 杂考 审美风尚 文中 《七发》 相和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