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本体论

作品数:29被引量:13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陈曙光贺来孙利天穆艳杰安乐哲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学习与探索》《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生论(Zoetology):一种传统思维方式的新名称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7期3-10,共8页 秦凯丽(译) 关欣(译) 
古希腊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quabeing)"或"存在本身(being per se)"为基础的实体本体论,它确保了人类经验的基础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由于eidos和telos的结合是个体事物(如人)的形式因和目的因,这种实体(sub-sta...
关键词:生生论 实体本体论 生的艺术 人之生成 
生生论(Zoetology):一种传统思维方式的新名称被引量:5
《周易研究》2023年第1期6-15,共10页安乐哲 秦凯丽 关欣(译) 
古希腊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qua being)”或“存在本身(being per se)”为基础的实体本体论,它确保了人类经验的基础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由于eidos和telos的结合是个体事物(如人)的形式因和目的因,这种“实体...
关键词:生生论 实体本体论 生的艺术 人之生成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实体”与“主体”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3期33-34,共2页孙琳 
“实体”是一个西方哲学的古老概念。“实体”受到重视,应当首先归功于苏格拉底。他在问答辩证法的基础上,不再拘泥于对然本原的溯源,奠基了实体本体论,同时也确定了“主体”在伦理学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体本体论 苏格拉底 问答辩证法 唯物史观 西方哲学 伦理学 主体 重要性 
从实践本体论到社会关系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基础被引量:5
《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1期21-29,共9页胡建东 穆艳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与中国实践研究”(16ZZD03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MKSLL02);吉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MYL002)。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真命题”,对于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原貌和理论旨趣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马克思哲学、包括现代西方哲学所提出的“终结本体论”实质上都是对传统哲学“实体本体...
关键词:实践本体论 社会关系本体论 实体本体论 哲学思维方式 
辩证法与本体论的双重转换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19-20,共2页贺来 
一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几乎成为辩证法的代名词,但在黑格尔看来,他的辩证法理论的根本使命却恰恰是为了重建形而上学本体论。“逻辑学”既是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又是其辩证法的典型表达,因此,“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合流”,实质就...
关键词:形而上学本体论 实体本体论 辩证法理论 独断论 抽象实体 逻辑学 知性思维 旧形而上学 
怀特海式的过程泛心论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1期21-26,共6页李健民 
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看,物理主义与泛心论都是某种"实体本体论",始终未离开二元论的讨论框架。过程本体论主张以一种动态的、创造性的过程即"现实实有"取代机械唯物论的静态实体。基于过程本体论之上的新版泛心论,可称为"怀特海式的过程泛...
关键词:心身问题 实体本体论 过程泛心论 
从实体到机体:怀特海本体论研究
《中国哲学年鉴》2016年第1期341-341,共1页樊钊 
该著主要从理论背景、逻辑建构和理论意义三个方面展开怀特海本体论思想的论述,这一论述依循了两个路径:一是按照怀特海的思路,对传统实体哲学进行梳理,指出传统实体哲学所面临的困境,并证明从“实体到机体”是西方本体论复兴的关键;二...
关键词:怀特海 实体本体论 本体论研究 实体哲学 机体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逻辑建构 本体论思想 
本体论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实践过程思想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8,共8页闫顺利 赵雅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哲学理论的历史感与历史叙述的哲学性: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研究"(13CZX007)
本体论作为对事物终极原因追求的理论不止一条思路,西方哲学史中有两种本体论形态:实体本体论和过程本体论,过程本体论并未成功消除实体本体论的困境。马克思哲学对二者进行了扬弃,既批判了实体本体论,又超越了思辨过程本体论,确立起实...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本体论 实体本体论 过程本体论 实践过程本体论 思维方式 
马克思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27-27,共1页
崔秋锁在《学术交流》2014年第12期撰文指出,实践的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非但不存在阿尔都塞之所谓的“认识论断裂”,相反,两者之间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并且前者对后者做出了极为重要的理论贡献。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首先...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人道主义 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 西方传统哲学 实体本体论 存在论基础 《学术交流》 
存在论的断裂与马克思的重建——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下)被引量:5
《探索》2014年第4期161-167,共7页陈曙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 FZX 001)
费尔巴哈开辟了"回归感性"的存在论道路,昭示了人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西方人学存在论的现代转向和革命变革拓展出崭新的平台,但费氏人本学绝不是这场革命的实现,更不是这场革命的完成。马克思全面超越了费尔巴哈"我欲故我在"的存在论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实体本体论 感性生活本体论 存在论革命 以人为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