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

作品数:1136被引量:110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牛润珍过常宝张强林训涛王记录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秦始皇的相貌性格
《文史知识》2024年第12期37-49,共13页李开元 
秦始皇长什么样子,相貌性格如何?怕是大家都关心的事情。很遗憾,这些大家都关心的事情,秦国的史书上没有记载。因为君王的隐私,属于顶层机密,关系到不敬和忌讳,史官们一般不会去触及。特别是嬴政做了皇帝后,受方士们诱惑,隐身当“真人”...
关键词:秦始皇 史官 不敬 秦国 性格 相貌 生理心理 
一版甲骨卜辞的文学言说
《文史知识》2022年第12期103-111,共9页李振峰 丛月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殷商礼典与甲骨卜辞书写形式研究”(项目编号:18BZW1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项目编号:20&ZD26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7ZDA254)的阶段性成果。
《甲骨文合集》第10405片卜辞,是著名的“菁华大版”四版之一,从文学角度而言,迄今所有面世的甲骨刻辞,没有能够超过本版卜辞的,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史学和文学笔法,向我们展示了殷商史官高超的叙事和修辞能力。一卜辞的释文及译文本版为...
关键词:甲骨卜辞 武丁 甲骨刻辞 宾组 文学角度 殷商 史官 
怎样看待古代史官的作用——略说刘知几《史通》的史官论
《文史知识》2019年第12期32-38,共7页瞿林东 
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通?史官建置》篇,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和最完备的一篇关于史官建置的专文,也是史官自我价值认识的突出反映。《史通》其他一些篇章,也多有评论史官的精辟论断,形成了对古代史官评论的整体认识。事实表明,只有当史学...
关键词:《史通》 刘知几 史官 史学发展 自我价值 精辟论断 整体认识 评论 
被面具所遮掩和辉映的人生
《文史知识》2015年第9期53-59,共7页过常宝 
大汉王朝成就了司马迁作为史官的光荣,他追随孔子作《春秋》而立言以不朽,这给了他巨大的希望,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和痛苦。对于大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司马迁是怀着很复杂的心情来写的。
关键词:人生 面具 《春秋》 司马迁 开创者 王朝 史官 刘邦 
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之分歧
《文史知识》2008年第4期50-50,共1页杜维运 
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是世界史学中的最大遗产。两者各自独立发展两千余年,不通声息;两者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环境殊异,其分歧极为明显。中国数千年设立的及时记事的史官,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原始史料,又及时修史、及时保存,遂使中国的...
关键词:中国史学 西方史学 分歧 历史著作 文化背景 地理环境 史官 史料 
《左传》虚饰与史官叙事的理性自觉
《文史知识》2006年第9期94-94,共1页过常宝 
《左传》虚饰,包括杜撰情节、修饰人物语言、描写细节和场面,也包括电官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自由组合。这些载录中都包括了史官的想象、选择等主观性因素,是前所未有的。《左传》虚饰并非出于文学的目的,而是为了追寻事件中的道德意...
关键词:《左传》 理性自觉 史官 叙事 人物语言 主观性因素 道德意义 道德实践 理性化 必然 
《广武将军碑》与《姚伯多造象记》
《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19-19,共1页
《广武将军碑》为前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刻,旧在陕西白水县史官村仓颉庙,约乾隆初石佚,后1920年被发现,1972年移置西安碑林。前秦石刘极少,除《邓太尉祠碑》外,仅有此碑。此碑书法奇态横生,极使转之妙,尽笔意之变化。书体在隶楷之间。...
关键词:武将 前秦 书法 陕西 考述 造像碑 金石 史官 公元 白水 
“中兴名将”小考
《文史知识》1994年第8期104-109,共6页侯会 
读历史,常见"中兴"这个字眼。那是指某个封建王朝眼看要断气,由于某种机缘,又转危为安、恢复了生机。夏代的少康、西周的宣王、汉代的光武、唐代的肃宗,都有中兴之誉。不过旧时的小说读者,似乎更熟悉赵宋中兴。那是指宋室播迁,康王赵构...
关键词:韩世忠 岳飞 张俊 宋史 小说读者 南宋 张浚 史官 封建王朝 将军 
宋太祖怕史官
《文史知识》1993年第4期37-37,共1页赵永春 
[原文]雷德骧判大理寺,一日有疑谳非次请对,时太祖放鸷禽于后苑,见德骧。奏曰:'陛下以放禽为急,以刑狱为常,臣切未谕。'上怒,举持玉钺撞之二齿坠地。德骧拾而结于带中。上谓曰:'汝等诉我耶?'德骧曰:'臣安敢诉陛下,自有史官书之。'上从而...
关键词:大理寺 后苑 刑狱 奏狱 玉钱 最高司法机关 王君玉 
《离骚》“正则”、“灵均”解
《文史知识》1991年第2期95-97,共3页褚斌杰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者,名平。'平是名,原是字。古代生后起名,成年时再根据名的含义加'字'。王逸引《礼》说:'子生三月,父亲名之;既冠面字之。'名与字在含义上往往是有联系的(如孔鲤,字伯鱼),因其互为表里,故字亦称'表字...
关键词:灵均 大野 伯鱼 孔鲤 《礼》 九歌 艺术构思 中说 史官文化 神话色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