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

作品数:11172被引量:5833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广智雷戈罗家祥张芝联李桂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史学理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新趋向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梁民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战后全球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50)的阶段性成果。
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学养,产生了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对国际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为我们认识西方史学乃至世界史学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史学观念、研究范围、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西方史学 世界史学 史学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史学品格 新趋向 历史学家 
历史学家如何经世致用——郑天挺的经验与意义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147-156,160,共11页胡伟 赵兴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项目编号:16KZD021)的阶段性成果。
发扬中国史学特别是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既要重视一般理论的探讨,更要重视史学家个体经验的发掘整理,以资示范与引导。郑天挺的经验就是很好的案例。他的经世致用思想与实践具有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等特点:他“观...
关键词:郑天挺 经世致用 历史学家 学术传统 当代中国史学 
《中国口述历史理论》
《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5期69-69,共1页
左玉河主编,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该书为探讨中国口述历史理论的学术论文集,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口述访谈录”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学术论文集 口述历史 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重大历史问题 口述访谈 人民出版社 
现代印度史学的谱系和趋向被引量:3
《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4期12-22,共11页王立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一般委托项目“南亚文明的历史嬗变与时代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1@WTA006)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李剑鸣详细探讨了19世纪末以来欧美史学的引入对中国史学传统的挑战,以及由此引发的当代中国史学家的“话语权焦虑”。~((1)) 这也促使我们去关注当代其他非西方国家的历史学家们是如何撰写历史,特别是他们自己...
关键词:中国史学传统 欧美史学 当代中国史学 历史学家 话语权 焦虑问题 非西方国家 
个体记忆史料价值的批判及其局限——以纳粹大屠杀史学家希尔伯格为中心被引量:3
《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3期111-124,159,160,共16页刘颖洁 
在西方史学界关注事件如何被回想与建构的“记忆转向”下,个体记忆所具有的史料价值被重新发现。但来自普通人、强调情感与伦理价值的个体记忆,同样带来了如何认识其中的历史真实、如何有效使用史料的问题。面对个体记忆不断增长的重要...
关键词:记忆转向 个体记忆 历史材料 劳尔·希尔伯格 重构论 
从社会史到情感史——法国历史学家阿兰·科尔班的学术之路被引量:3
《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3期133-144,160,共13页周小兰 
阿兰.科尔班是受经济社会史范式影响成长起来的一位历史学家。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拉布鲁斯指导下考察了19世纪利穆赞地区独特的经济和社会风貌,但这一研究让他意识到拉布鲁斯研究的局限。此后,他延续费弗尔阐发的心态史研究,梳理嗅觉...
关键词:阿兰·科尔班 地区史 感官史 无名的历史 情感史 
全球史学史研究入门——评丹尼尔·沃尔夫的《简明史学史》
《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3期150-156,共7页姚汉昌 
19世纪,历史学在欧洲成为一门学科,并明显带有“西方中心论”的特征。史学史在同一时期也成为专门学问,在初创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历史学家也明显以西方中心的视角进行论述。比如,英国历史学家G.P.古奇(George Peabody Gooch)的代表...
关键词:史学史研究 西方中心论 英国历史学家 沃尔夫 专门学问 十九世纪 丹尼尔 
书籍史和启蒙运动研究的往昔与未来——美国文化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访谈录被引量:2
《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113-120,共8页张弛 成沅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BSS002)的阶段性成果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哲学学会院士、哈佛大学"卡尔·福兹海墨大学教授"、(1)哈佛大学前任图书馆馆长。他的代表作《启蒙运动的生意》《屠猫狂欢:法国文化史钩沉》《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
关键词:达恩顿 交流访问 启蒙史学 书籍史 哲学学会 法国史 哈佛大学 阅读史 
世界眼光与中国特色:作为历史学家的端木正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5期137-143,160,共8页黄肖昱 
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二战敌后城市抵抗史比较研究——以里昂和上海为例”(项目编号:2019ELS011)的阶段性成果。
端木正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历史学家。留法归国后,他在院系调整中服从组织分配,转行教授世界史,是新中国“世界现代史”课程的主讲人之一。在被错划为“右派”后,端木正矢志不移,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翻译和世界史教材编撰,奠定了他作为...
关键词:端木正 世界史 法国史 法国史研究会 
历史学家与未来被引量:3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75-85,159,共12页于尔根·科卡 杨晶晶(译) 修毅(译) 王晴佳(校译) 
文章首先回顾了从古至今史学史上关于时间概念的思考,指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一直为人重视。相较于古典时代和中世纪,现代史学思想的决定性因素是认识到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别及其变化。其次,通过分析从启蒙史学到当...
关键词:时间 未来 历史研究 以史为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